title: 从 is-promise 事件我们可以学到什么 date: 2020-05-16 19:35:30 tags: [Node.js,npm,is-promise]
4 月 25 日,NPM 社区又一次因更新事故引燃技术圈的讨论,导火索便来自名为 is-promise 的包。
网上盛传一个单行代码的包影响到了谷歌、FaceBook、亚马逊等众多大咖的知名项目,也有人扬言它使几乎整个 JavaScript 生态陷入了混乱。
不过“雪崩”之时,我和身边人都没有体会到震感,不禁疑惑,平时很少有场景需要判断某个值是否为 Promise,如此名声不显、功能又不重要的 NPM 包,真的有这么大的影响和破坏力吗?
既是好奇心的驱使,也是不认同部分夸张的言辞,我决定向前一探究竟。
<!--more-->先解读一下事故发生之前,is-promise 2.1.0 版本的完整代码。
module.exports = isPromise;
function isPromise(obj) {
return !!obj && (typeof obj === 'object' || typeof obj === 'function') && typeof obj.then === 'function';
}
这是一个比较宽松的 Promise Like 检查函数,虽然包名叫 is-promise,其实更像 is-thenable。别看只有一行的逻辑,需要不浅的功力才能准确写出。
例如,前置的 typeof
能有效过滤 String.prototype.then = function () {}
这样不合规范的 thenable 字符串。
我们可以不使用,但不该贬低这个包的价值。Promise/A+ 是一个自由的规范,而非语言特性,长久以来有着众多版本实现,采取这种具有包容性的判断方式是合情合理的。
类似的 NPM 包还有 Sindre Sorhus 的 p-is-promise,它增加了 catch 方法的检查。
让我们一起回到那个周末,重新审视整个事件的始末。
is-promise 作者 Forbes Lindesay 回顾了当时的主要历程:
2020–04–25T15:03:25Z — 发布存在问题的 2.2.0 2020–04–25T17:16:00Z — Ryan Zimmerman 提交了修复 PR 2020–04–25T17:48:00Z — 在社交软件上收到告警 2020–04–25T17:54:00Z — 合并 Ryan 的 PR,发布 2.2.1 2020–04–25T17:57:00Z — 阅读并关闭 BUG 相关的 issues,重新开了一帖以便集中沟通 2020–04–25T18:06:00Z — Jordan Harband 提到 "exports" 字段仍然存在问题 2020–04–25T18:08:08Z — 从 package.json 中移除 "exports" 字段,发布 2.2.2 2020–04–25T19:20:00Z — 撤销 2.2.0 和 2.2.1
可见,作者收到告警信息后的反应是非常迅速的,但撤销操作滞后的问题仍需要指责。
接下来,我们逐个分析 2.2.x 版本的更迭。
站在上帝视角,我们明确知道问题出在这里,作者在 package.json 中新增了两个字段
{
"type": "module",
"exports": {
"import": "index.mjs",
"require": "index.js"
}
}
很快,就有人反馈 BUG,一共有两类报错
错误一:exports 的文件路径遗漏了 './',在 Node.js 中
Error [ERR_INVALID_PACKAGE_TARGET]: Invalid "exports" main target "index.js" defined in the package config /xxx/node_modules/is-promise/package.json; targets must start with "./"
错误二:添加了 type: module
,导致 require 被禁用,必须使用 import 才能引入。
Error [ERR_REQUIRE_ESM]: Must use import to load ES Module: /xxx/node_modules/is-promise/index.js
以及被隐藏的错误三:没有更新 package.json 中的 files 字段,导致 index.mjs、index.d.ts 没有一起打包发布。
改动后的 package.json 包含如下
{
"exports": {
"import": "./index.mjs",
"require": "./index.js"
}
}
然而,如果使用 require('is-promise/package.json') 引入模块下其他文件,则会抛出
Error [ERR_PACKAGE_PATH_NOT_EXPORTED]: Package subpath './package.json' is not defined by "exports" in /Users/claude/Workspace/test/is-p/node_modules/is-promise/package.json
甚至不允许引用 'is-promise/index' 和 'is-promise/index.js'。
为了彻底解决 2.2.0 带来的 Breaking Change,终于在 2.2.2 删掉了 exports 字段。
本次事故源于两个少见的 package.json 字段,我们已经见识到了其副作用,但还没搞明白为什么会被作者引入,不妨进一步明确它们的概念。
官网文档在 12.x 及以上版本都包含这些字段的描述,但是并不代表 12.x 用户一定享受到了这个特性。
它决定当前 package.json 层级目录内文件遵循哪种规范,包函两种值,默认为 commonjs。
要正常使用这个特性,在 Node.js v12.x 的早期版本,必须主动开启 --experimental-modules。但是从 v12.16.0 以后就有些混乱,不开启选项的情况下错误使用该字段会立即抛出异常。直到了 v13.2.0 正式引入,取消了实验特性的标识,才算恢复正常。
is-promise 将 type 显式指定为 module,显然会影响到特定版本的 CommonJS 用户。
type
是相对较老的特性,exports
则是鲜有人知。
功能来自 proposal-pkg-exports 提案,以实验特性 --experimental-exports 加入 v12.7.0,于 v12.16.0 正式引入。具体时间线可以通过这个 PR 追溯。
下面看它的具体作用。
通常,我们用 main 字段指定包的入口文件,但也仅限于指定唯一的入口文件。
exports 字段是 main 的补充,支持定制不同运行环境、不同引入方式下的入口文件,也支持导出其他文件,看下面的例子便知。
{
"main": "./main.js",
"exports": {
".": "./main.js",
"./feature": {
"browser": "./feature-browser.js",
"default": "./feature.js"
}
}
}
但值得注意的是,在支持 exports 的 Node.js 版本中,exports 会覆盖 main.js。
exports 一旦被指定,只能引用 exports 中显示导出的文件。
用下面这种特殊写法,才能允许项目内所有文件被导出(未经过充分测试)。
但缺点是无法使用 import isPromise from 'is-promise/index’
,而必须带上文件后缀 import isPromise from 'is-promise/index.mjs'
。
{
"exports": {
".": ".",
"./": "./",
}
}
此外,作者想当然以为 exports 和 main 字段一样,支持省略 "./",这在文档中并没有交代。
事后,作者发布了一篇 《is-promise post mortem》,他公开说明了上述的一部分错误,还总结了致使犯错的几个因素
总结下来就两点,测试不充分,流程不规范。
我翻找了相关 ISSUES,发现 create-react-app、@angular/cli、firebase-tools 等项目的确受到影响,具体表现则为安装、构建失败。
再回看 NPM 生态,is-promise 周下载量在千万级,存在直接引用关系的就有 766 个包(现只剩 561,受事故影响,许多包取消了引用),GitHub 显示依赖它的项目更是有 3.5m 之众。
从问题版本 2.2.0 发布,到 2.2.2 修复,历时约 3 个小时,考虑到 NPM 的缓存机制,实际影响时间会被拉长。
因此,它的影响范围的确很广,但实际没有那么夸张。
一方面,Node.js 12.16.0 以前的 LST 和更早版本才是主流,这些运行时可被认定为安全。
另一方面,遭到辐射的项目(大多为 CLI 工具)并不具备整个生态的代表性,也不会危及生产环境。
看过了问题,也借此反思一下如何避免悲剧发生在自己身上吧。
加锁可以 100% 避免本次意外,尤其面向应用开发者,这是一直在呼吁的工作,却很少真正落地。
不要吐槽 package-lock.json 会自己变,因为只有一个 lock 文件是不成气候的,如果 package.json 没有锁定版本,NPM 才会使用浮动的版本覆盖 package-lock.json。
但对于 NPM 包的开发者,除非是对稳定性有所要求的工具链、产品,还是不建议滥用版本锁定。如果所有的 NPM 包都这么做,一定会加大 node_modules 的混乱程度,也不利于及时享受到相关依赖的修复补丁,反而提高了维护难度。
测试的重要性无须多言。
is-promise 的新增更改根本没有得到测试覆盖,甚至连 require 引入都会报错。除了开发者要完善 CI,NPM 是否也有提供内置检测服务的义务呢?
小型库背后是众多开源人士的努力贡献,优质的文档、测试用例远超代码的原始价值。
is-promise 的问题不在于它有几行代码,并且代码逻辑没有变更。
个人认为,NPM 包开发者有必要减少依赖数量,应用开发者则可以自由决定。引用也好,套用也罢,但至少请给这些代码的作者和协议应有的尊重。
2.2.0 这个版本号的使用是否得当,如果只从功能上看,它是向下兼容 2.1.0 的一次更新吗?
看过上面 exports 字段的介绍可以得知,它当然属于 Breaking Change,但 Node.js 文档的描写是模糊的,让 is-promise 的作者认为 exports 是无害的。
官网通篇没有一个警告字样,如果没有这次事故后才提交的 PR,恐怕会有更多的人掉入坑中。
曾经有不少人倾向于 Yarn 的机制,时至今日,Yarn 和 NPM 的差距已经大大收缩,两者都是不错的选择,我唯一建议是不要混合使用。
Yarn 的速度已经没有特别大的优势
还有像 PNPM 这类致力于改进 NPM 生态的努力,值得我们持续关注。
当前仍在批判 NPM 生态的人群,大部分不会参与 JS 社区的建设,愿改善现状而贡献的更是凤毛麟角。
各位 NPM 用户无须危言耸听,人有失手,马有失蹄,只要规范流程,能够有效降低负面影响。
逆耳未必是忠言,希望更多有价值的声音能被发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