仓库源文站点原文


layout: post title: "[心理文萃]行走在心理学的山阴道上――当代心理学研究热点一瞥" date: '2006-04-09T07:32:00.003-08:00' author: Qingyang tags:


<div class="post-content"><p id="fp">从基础的认知心理学、生理心理学、社会心理学、发展心理学、比较心理学、心 理语言学等到应用的教育心理学、管理心理学、临床咨询学、心理咨询等等,继而又衍生出更多的交叉学科,如认知神经心理学、认知生理心理学、儿童发展病理心 理学、儿童发展心理语言学等等,心理学正不断扩张着它的版图。2002年的诺贝尔经济学奖颁发给了美国普林斯顿大学心理学和公共关系学教授丹尼尔・卡尼曼 (Daniel Kahneman)也许可以看作是一个标志,它意味着心理学在自身迅速发展的同时也在不断地和其他学科交叉和融合,正像在卡尼曼的颁奖词中说道:"他把心理学的,特别是关于不确定条件下人的判断和决策的研究思想,结合到经济科学中。"</p><span class="fullpost"><span style="color: rgb(153, 153, 153);" >psyche.spotquick.com</span> <p>    正如艾宾浩斯 Hermann Ebbinghaus所言,"心理学有着漫长的过去,但只有短暂的历史。"这短暂的历史是以冯特1879年创立了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为肇始。在此之后的100多年,心理科学先后大致有结构主义、机能主义、行为主义、人本主义和认知革命等主流学派,几经纷争而又不断发展壮大。当代心理学出现了新的研究动向,本文参考我国一些心理学者景怀斌先生等的研究成果,试着带大家到当代心理学的山阴道上走走看看,"山川自相映发,使人应接不暇"。<br /><br />  认知研究方兴未艾 认知心理学兴起于1950年代末期,70年代后成为西方心理学的一个主要方向,它把人看作是一个信息加工的系统,认为认知就是信息加工,它包括感觉输入的变换、简约、加工、存储和使用的全过程。当代的认知研究的一个重要的动向是与神经科学、控制论和信息论的结合,典型代表是目前居于主流地位的联结主义理论。它模拟真实生物神经网络,认为信息是整个交互作用的神经节的激活模式,只是信息并不存在于特定的地点,而是存在于神经网络的联结中或权重里,通过调整权重就可以改变网络的联结关系并进而改变网络的功能。联结主义对视觉、学习、记忆和语言等心理过程都做出了新的说明。"平行于认知革命的一场'文化革命'"近年来美国权威心理学刊物《美国心理学家》和其他一些刊物上连续刊发了一些文章,反思传统中立化心理科学模式的缺陷和弊端,表现出对于文化影响日渐增加的关注,而在非西方国家跨文化心理学和本土心理学的研究也蓬勃展开。与此同时,心理学的各分支学科也日渐关注文化因素,如认知心理学的生态模式认为认知活动发生于一定的文化背景中,文化因素不可避免地影响和制约着认知活动;儿童心理学的有关研究揭示出,几乎儿童的每一步成长都印着文化的痕迹;健康心理学也日益重视文化因素对心理疾病的影响。这种趋向在各个方面都如此明显,以致这种转向被称做是心理学中"平行于认知革命的一场'文化革命'"。<br /><br />  心理健康研究备受重视 心理疾病被称作是现代社会的"文明病",近年来西方国家纷纷加大了心理健康领域的科研投入,单就具体研究中的应对(coping)问题,已经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到1998年,心理学数据库中有关应对的研究论文达到2.3万篇,在心理学论文中的比例由1967年的0.35%升至1999年的3.15%。心理治疗领域越来越多的咨询师兼容并蓄,采用综合性的疗法。短期疗法也得到更多人的认可。现代社会物质上的丰富是否与人的幸福感成正比呢?对主观幸福感的关注是当今研究的另一个重要的方向,对此的探讨有助于回到何为人真正的需要这个命题上来。<br /><br />  积极心理学兴起 过去的心理学更多关注强调消极状态和病态心理 如心理创伤、失调等问题<br />,而积极心理学试图理解人们的健康方面,也就是基本的人类力量和资源,于是出现包括利他主义的本性、聪明、成长、创造性、精神性、宽容性、感激、社区、希望和爱等许多方面的研究主题。另外,积极动机不但要使个人能够满足自我的稳定和成长需要,而且同时要与他人和睦相处,并且把自己整合到健康的社会中。可以看出,积极心理学正在重新拓展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长期感兴趣的许多类似问题。<br /><br />  遗传(天性)与环境(教养)之争仍在继续 遗传和环境哪一个影响更大?这似乎是心理学永恒的问题。近年来人们重新关注进化和遗传对人类心理机能的贡献。行为遗传学通过选择性喂养(研究动物)、孪生研究和收养研究三种方法来确定遗传和行为的关系。而进化心理学家从进化论的角度出发,认为人类的基本心理机制是选择进化的结果,即他们之所以存在并持久是因为适应生存和成功繁衍的结果。他们研究了人的认知机制、性别差异、性别角色和择偶偏好等等有趣的问题,例如巴斯教授提出男性在配偶偏好中相比女性更强调未来配偶的生理吸引和相对年轻,这与男性更看重配偶的高生殖能力的假说一致。<br /><br />  研究方法更加开放和灵活 自心理学诞生以来的学院派心理学都强调科学主义的研究方法,现在相比较而言,研究方法不再那么极端,既强调量的研究也重视质的研究,许多心理学家认识到质的研究方法对心理学研究具有其特殊的重要性和优越性。过去在心理学中本没有地位的一些非科学主义的方法,如现象学研究方法也逐渐占据了一席之地,但心理学家在应用这些方法时并非完全与传统相背离,而是尝试与科学主义的做法进行一些靠近,于是就出现了现象学的定量方法。<br /><br />  注重心理的内在过程研究 目前心理学家们特别希望通过追踪,通过控制一些变量观察分析结果,研究变量之间的因果关系,发现心理活动的因果规律和找到有效的控制心理和行为的方法。他们重视个人深度心理过程研究,认为传统的心理学是个体间<br />between persons 的研究,这样,很多个人内部的信息被忽略掉了,应当进行个人内部<br />with in persons<br />的心理研究,与这样的趋势对应,出现了诸如日常经验分析、经验样本等方法。<br /><br />  心理学研究的热点还有很多,不能一一介绍。南京师大的叶浩生教授梳理了心理学发展的脉络,认为当代心理学主要表现出了三个转向:(一)、从原子论的思维方式转向整合的思维方式,转变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从线性思维到非线性思维的转变;2、从元素组合认识方式到综合分析认识方式的转变;3、从上向因果关系的思维到双向因果关系思维的转变。例如,生理因素影响心理因素,但是心理因素也影响生理状态,两者之间有一种双向的因果关系,并非单向的由某种因素决定另一种因素。(二)、从自然主义心理科学观转向社会文化的心理科学观;(三)、从单一文化模式转向多元文化模式。<br /><br /><br /></p><br />欢迎访问<a style="color: rgb(255, 0, 0);" href="http://del.icio.us/psycollection/%E5%BF%83%E7%90%86%E6%96%87%E8%90%83">心理文萃</a>分类中的其它文章。<br /><br />支持本站发展,请点击广告,谢谢</span></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