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ayout: post title: "《我十五岁,还不想死》" date: "2019-08-03 08:25:13" categories: 阅读 excerpt: "短短的一本小书,很快就能读完或者听完。 我是听的,有声书录制的很好,给每个人物的语言,都配上了相应的音调,让书中人物活了起来。用声音配合人物的性..."
短短的一本小书,很快就能读完或者听完。
我是听的,有声书录制的很好,给每个人物的语言,都配上了相应的音调,让书中人物活了起来。用声音配合人物的性格,状态和心理活动,是一个相当需要功力的活儿。
本书被誉为法国的《安妮日记》。书的内容,是作者在十五岁的时候,经历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布达佩斯围城战。
具体是,苏联军队进攻被德国军队占领的布达佩斯。
作者的一家人,本来在城市另外一边准备了避难的住所,把物资也运到了那里。可是战争来的突然,他们物资虽然运过去了,人却没有来得及撤离,而被困在了城里。
为了躲避炮火轰炸,住户们都躲进了地窖。
书中没有交代地窖是什么。但是从文中读来,像是公寓的地下室。
连绵不断的战斗,使得外面及其危险,然而地窖里,大家却缺水少食。因为不得不共处,邻居间一开始变得更加亲密。但是时间一长,就开始无法容忍彼此。饿着肚子不会有好脾气的,我想。
人性的善恶,在这里,都最大程度的绽放。
一个老人,因为自己的妻子是中立国的人,而整天唠叨,为什么自己不能得到中立国的待遇,为什么他的家要被战争破坏。
一位先生,是犹太人,故意避开他人,为了免于自己被德军发现时候连累大家。却在德军战败需要帮助的时候,第一个站出来,表示可以帮助德军,为的就是向他们证明,人性不曾被泯灭。
一位匈牙利逃兵,成了这里的不速之客,却友好的与大家分食自己的食物,为生病的孩子找药,为所有的人冒着生命危险去寻找食物,带大家去汲水。
一对情侣,所有的亲人在轰炸中被闷在地窖中窒息而死,只剩他们活下来。在战争的阴霾下,他们结了婚。
正是面对来证婚的神父,作者,说出了,“我十五岁,还不想死”的话。令人心碎。
他们接受了一个伤兵,向他提供帮助。他们相信即便苏联人来了,自己也不会惹上麻烦,因为“几乎所有国家都有优待伤兵的条约”。
德国人战败了,苏联人来“解放”他们了。犹太先生带上了自己的犹太标志。
然而苏联人却不是任何人的救星。
被救的伤兵被直接枪杀。而当时正在照顾伤兵的女性,被强奸。
以为苏联人来了,自己就会免于被德军加害的犹太先生,被苏联军人的一连串子弹射入腹部,一句话都没能再说出来,就断了气。
没有人安全。每天都有人因为迫害,告密而失踪。作者一家人,也在乘火车出门的时候,听说火车要改道,将他们送到西伯利亚的集中营去。
于是,作者一家人,选择逃亡,出走他国。
在一句“活着就好”中,日记戛然而止。
作者在序言中说,书中的一切,就是当年的日记,连一个标点也没有改动过。
如果真的是这样,我只能说,作者在十五岁的时候的写作功力,真是不一般。观察细致,对话穿插自然,描写也都恰到好处。给我的感觉,至少是作者的写作水平很高。
当然,因为阅读的是译文,语言上很可能译者多有润色也说不定。
2019-07-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