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总跑量 43.9 英里(约 70.6 公里)。
其中 9 月 1 日是 Redmond Harvest Half Marathon 的比赛日,赤脚出战,完成半程马拉松。 当天,气温适宜,天气多云,条件友好,赛道平坦,赤脚跑步了 1:29:30 的成绩。
比赛之后,整体训练安排呈现逐步恢复—再上量的节奏:赛后的几天(9/2–9/4)以 2–3 英里轻松跑 为主,帮助身体消化比赛强度;9/5–9/7 跑量逐渐拉长,尤其周末再拉出 10.5 英里的长跑,显示恢复情况良好。
鞋履方面,本周除比赛之后,我把我的 ASICS Gel-Cumulus 23 退役了。这双鞋我花了$60 买的,从去年训练隧道马拉松开始,一共伴随我跑了 2000 英里,3200 公里,可以说是超值了。除此之外,本周跑步均使用 阿迪的 Adizero SL2。
总体来说,这是从比赛过渡到常规训练的顺利一周:不仅成功消化了半马负荷,还在周末完成了新的双位数长跑,说明身体状态恢复得很快,具备继续推进训练的基础。
二月份受伤以来,平时的训练,一直就不敢上强度,所有的速度训练都取消,所有的长距离也都没有跑马配。六月份的隧道马拉松,用三个小时跑完,实际是很超预期的。但隧道马拉松跑完,我更是连像样的训练也不搞了。就是每天短距离,三五公里的,轻松跑。所以,丰收半马,是没有成绩要求的。
但赛前一周,忽然意识到一个问题,那就是整个训练周期都没有好好练的话,直接跑半马的距离,身体恐怕吃不消吧。于是紧急抱了一下佛脚,跑了几次速度训练,试图激发一下身体的状态。
但是,我是知道的,比赛是很能让人兴奋的。而兴奋会掩盖伤痛,一不小心就会让人以伤害身体为代价,做出超负荷的努力。为了不让自己跑太快,我先是决定不穿碳板鞋,最后决定赤脚上阵。光脚的就是再不怕穿鞋的,也不会比自己穿鞋时更快。
虽然是这么决定了,但比赛日当天出门前,站在鞋架前,我还是犹豫了几秒钟的。最终,把手从碳板鞋上拿开,穿上了自己最旧的那双已经跑了 2000 英里的 ASICS Men's Gel Cumulus 23。 是不可能穿它比赛的,但赛前赛后总得有双鞋吧。
比赛前的周六,是我最后一次激活跑。
群跑吃瓜后,本来打算慢慢颠儿回家就得了。跟 Michael 一起跑的,跑到他停车的地方,他来了一句,“冲吧,你”。好吧,那就冲吧。
原本打算的是冲个 1 公里就好,结果被 Michael 的一个指令激发,冲了 1 英里(1.6 公里)。有的时候,脑子对自己的命令有抗拒,对来自他人的命令却严格执行。怪不得跑得好的人都有教练呢。
跑到家里,满头大汗,看看时间,10 点了,可以去领参赛包了。于是,进屋推出自行车,骑车去领参赛包。还是骑车舒服,小风一吹,正好消汗。
领取参赛包的地方,是绿湖边的鞋店,Super Jock 'N Jill。我的 ASICS Men's Gel Cumulus 23 就是在那里买的打折品。到了之后,前面已经有人排队了。进度有点儿慢。我透过队伍往前看,看到发号码牌和 T 恤的是两个女子,其中一个是 Joy,赛事理事会的负责人之一。去年我给丰收办法做过义工,当时她负责义工的工作安排,所以知道她。我认识她,她不认识我,毕竟只是一面之缘。
一遍排队一边想,也不知道今天来领参赛号码的人多不多。两个人似乎忙不过来呀。到我了,顺利拿到号码牌。准备离开,但转念一下,自己也没什么事儿,不如留下来帮帮忙。于是就主动跟两位女士提起,我可以帮忙发 T 恤。两个人当然很欢迎。录信息,找号码,找 T 恤,三个人配合,队伍移动的就快多了。
等闲下来聊天,才知道,本来今天就是安排了三个人的,但是其中一个临时有事取消了。本来指望鞋店的人帮忙一下的,但是忽然间店里一下子来了许多客人,他们也迎接不暇了。Joy 搬着箱子来的时候,还摔了一跤,身上破了皮不说,还把手机屏幕摔黑了屏,电脑的网络又出问题。真是手忙脚乱。直到后来人少了,Joy 才有机会去处理自己摔伤的伤口。
可见,组织一场比赛,背后有多少辛勤的付出,值得感恩。
我平时三餐,也是碳水大户,身体是不缺碳水的。缺点就是,吃了饭就不想动,想睡觉。
这几天没什么胃口,对吃饭不怎么上心。要不是妻子提醒,我就忘了补碳这回事儿了。
但比赛之前,讲究的是先饿几天,然后超补。所以前几天没怎么吃,正好符合饿一下的需求。
然后,周日这天晚上,赶快给自己做了半锅面条,稀里糊涂的吃了个干净。
虽然没有主动的计划,但补碳也顺利的完成了。
前一天夜里,我大概 11 点睡的,睡得很好。早上 5 点半起,起来可以感觉头脑还是很兴奋。比赛,对我真的是有兴奋作用。
身体似乎知道要做啥,排空,喝水。穿好衣服,检查装备,等待来车接。一切都按步就班。
比赛当天,妻子要参加培训,不能送我去参赛。我在 SU 跑群里喊了一声,“离谱龙”说可以拉我一起去。
不知道他为啥取这么个代号,但我得郑重声明,“离谱龙”超级靠谱。
接的时间恰到好处。
而且,他也自己也参赛的。他不仅自己参赛,他的爸爸也参赛。他告诉我,每次他爸爸来探亲,都会跟他一起跑一次半马。丰收半马是他们今年的“亲子活动”,他说。
到了停车场,正好看到 SU 西区跑群群主,在停车场做义工。互相问候,再合个影。
西雅图的初秋,天气还是有些凉爽的。我出来的时候,穿了长袖长裤。
本来打算赛前 40 分钟吃个能量胶和些水的。把胶拿出来一看,拿了带咖啡因的胶。空腹吃咖啡因,不是好主意。赛道上再吃胶好了,我这样想。
为了预防跑步的时候韧带的伤会变疼,我吃了两粒布洛芬,喝了半瓶水。事后证明,吃布洛芬可能是招坏棋。
照例,热身前,好要排空一次。我一遍排队,一遍脱掉长衣长裤,和鞋子袜子。然后蹦蹦跳跳的热一下身体,适应一下地面。
当时,除了跑群的几个人,应该没人知道,我打算是光脚比赛的。等厕所时排在我身后的小伙子,在赛后的时候找到我,跟我说,“我就是等厕所的时候排在你后面的人,那时候看到你换衣服脱鞋,心里还想,‘这个人居然穿这么双旧鞋跑’,没想到赛道上一件,你竟然是光脚跑的,太不可思议了”。
热身,照相。
这次比赛,吸引了正在美国训练的精英跑者,跑也大爆炸的编辑铁蛋,来参赛。咱也蹭热度,来了个赛前合影。
但人家跑得是真快,赛后好像就没有找到人,似乎是跑完就走啦。
赛前来的时候,看到 Kaiyan 在做义工指挥车辆进停车场。她问我打算跑多少,怎么也得 85 分吧。哈哈,我笑了,能跑 90 分钟就挺好的啦。
比赛一共有大约 700 人参加,按照速度出发,精英们在前面,看到了 Sophia,铁蛋。
我看到 Wenbin 和 Michael 都在 85 分钟的队伍里,心里动了一下,要不要像 Kaiyan 说得,冲一下 85 分钟完赛呢?脚底的凉意给自己的头脑降了温。果然,到了赛道就像卷啊!
对后,还是按照自己的顺利完赛避免受少的想法行动,站到了预期 90 分钟完事的队伍中。还跟 1:30 的配速员合了个影,说,我尽量跟你呀。配速员很开朗,笑着说没问题呀。然后,我出发时,站在了 90 分钟配速组的最后面。可以看到 Todd 和 Sun Peng 在95分配速组的靠前面的位置。
枪响了,也许不是枪,是号角,记不得了。队伍开始向起点的拱门移动。跨过地上的计时毯,开表,比赛开始。
得承认,无论事前做了多少心理建设和事实努力,一再告诫自己别跑太快、别冲,别加重身上的伤痛;确保自己站在队伍的末端,光脚,告诫自己跟着配速员。枪声一响,全抛到一边儿去了。
前面我还集中注意在路面,确定自己别踩石子。但很快发现,路面很好,比我平时跑的绿湖的步道还要平整,没有什么可以担心的。然后,就开始觉得,在一群人的后面跑,不那么舒服了。
几乎没怎么想,我就开始从1:30配速组的后面往前挪了。
实际操作上,是这样的:路比较窄,人比较多,想要一个一个的超,是不可能的。于是,我从路面上跑到草坪上,在侧面超过了整群人,跑到了配速员的前面,回到路面。
配速员小伙子很幽默,看到我,立即大喊,
“嘿,你的鞋子呢?”
“嘿,朋友,你的鞋掉啦?”
哈哈哈。我也没理,一直朝前面的1:25配速组追去了。
当然,是追不上的。因为要想追上,我得被1:25组的人快才可以。我可以比1:30组快点儿,但超1:25就超负荷超预期了。
在1:25组和1:30组之间,很舒服的地带,人不多,视野好,不用频繁换方向。
第一个水站大概在4英里处。到了水站,我停下喝了点儿水,拿了两个能量胶,然后一边跑一边吃了第一个胶。到这里之前我的平均配速大概是6:20/mi。接下来又回复了差不多的配速。这个路线左边是一条河,绿树掩映,看到有野鹅。这样的时候,总想多看一眼景色,但,之前没跑过的不熟悉的路线,还是看路更重要。
经过4英里水站之后,很快就是比赛过去半小时了。丰收半马,是水平很高的比赛,去年的第一名是63分钟左右完赛。我禁不住想,精英们应该很快就会折返了呀,再跑多久能遇到第一名的精英呢?
不过,等遇到时,也忘记看时间了。跑在前面的,都不认识。等等,有一个,在绿湖跑步时应该遇到过,下次见了一定打招呼。然后就呼啦啦的人越来越多,我感觉自己前面得有100多人的样子。看到了Sophia,我的北大师兄,还有小韩,Wenbin……
终于到自己折返了。
丰收半马,是在同一条路上跑往返。这就比较有趣了,因为理论上,每个人都会和每个人短暂的面对面,可以看到每个人。
那么,前半程还好,除了路边的观众,只是在我前后的人能看到我这么个光脚跑的人。返程时跟每个人照面,就时时有人注意到有我这么个赤脚跑者跟他们同场竞技了。于是赞叹惊奇声就此起彼伏起来了。有人喊“光脚”,有人问“哪里?”,也蛮有意思的。
可惜,下半程开始缓慢掉速了。尤其是跑到10英里(16公里)过后,肌肉忽然就紧张的不行,说什么也跑不开了。掉速之前,我追上了Wenbin,他也掉速了,于是两个人一起跑了一会儿。不过最后他实力还是比我强,破风而去了。
事后看自己的数据,发现心率一直在下降:4 英里之前心率在155以上,过了水站之后心率变成了150上下。10公里之后跌到了145作用。到了16公里过后逐渐降到了140一下,一度只有135.配速也跌倒了7:10/mi。体感上,呼吸还行,节奏也还可以,但就是用不上力气,身体发僵。
到了这种程度,我也不能勉强,就这么凑合着跑吧。目标不目标的,都放一边,完赛就行啦。
于是,慢慢的就有不少人追上并超过了我。Jake还在追上我之前,给跑做了赛道上的拍照和录像!真是感激。
在开赛时我超过的1:30的配速员,到最后一英里的时候,把我追上了。我试图跟他们跑了剩下的路程,但人家跑得真是轻松啊,我还是跟不住。
最后看到拱门的时候,意外的发现,还没有到1:30,于是最后努力冲刺,在配速员身后冲线。

最终的完赛时间1:29:30.8;枪声成绩1:29:52.33,平均配速6:50/mi。
前半程配速6:33/mi;后半程平均配速7:07/mi。
总排名130,男选手排名101.
性别年龄组第10.
比完赛,喝水,吃东西,和大家聊天,拍照。义工好多都是SU跑团的人,见到他们亲切又开心。
又看到了Joy,跟义工们,跟赞助了Bagel bites的人表达感谢。作为赛事负责人,真的是好多事情都要兼顾。
检查了自己的脚:
左脚前脚掌外侧有淤血,没有磨破或者水泡,无痛感。应该是微小血管受损发生的滲血。
右脚脚跟后侧偏内侧的部位,大概有十分硬币大小的变色区域,应该是局部软组织挫伤,没有淤血。
问题不大。事实上这两处小伤也没阻止我继续跑步。
检查完毕,穿上鞋子衣服。
“我的司机”离谱龙的“亲子活动”,也很成功。但他说他们本来是想冲两小时完赛的,但父亲晚上因为比赛前的兴奋感受,没能睡好,赛道上状态不好。做父亲的人狠话少:对自己要求狠,没有沟通,所以前半程跑得过快,后半程跑崩。这完全就是我犯的错误的翻版呀。不善于调节控制比赛带来的兴奋感的人,不止我一个。
龙氏父子携手冲线的照片,看得我十分感动。

感谢 离谱龙 接送我参赛!
回家后,有个小惊吓:我的尿居然是血色的。我赶紧躺下来休息,复盘,怎么会是这样,难道我尿血啦?
首先,除了跑步之后的正在逐渐消退的肌体兴奋和疲劳,我没有任何其他的不适感。赛道上也及时补水,吃东西,完事儿之后也喝水,吃香蕉,bagel了。所有的身体系统,都没有异样。身上也没有疼痛。
啊,有没有可能是吃的布洛芬造成的?毕竟布洛芬药片的颜色是暗红色。也许就是它吧。
然后我起身,有上了厕所,尿的颜色恢复了清亮。心下稍安。
接下来的几天,自然是恢复跑。
消失肌肉酸痛,然后酸痛消失,一切正常。
然后队医在大群里分享了比赛的时候,他做医疗帐篷的志愿者,处理了一个人,对方在终点前摔倒,后来因血压不稳,建议家属送跑者去ER。后来反馈,那人被诊断为横纹肌溶解症,幸亏去了医院,当天就给收治了。然后,队医提了一句,说那人如果当时撒尿,一定是深褐色的。
我一想,那我那天的“血尿”,不会也是横纹肌溶解症吧?
于是,赶快开小窗问诊,并提了我吃布洛芬的事儿。队医说,非常可能是因为吃布洛芬,造成肾脏负担,使得身体陷入了深度缺水状态。是不是横纹肌溶解症两说,但一定是短时间的肾功能受损,造成的尿液深褐色。
后来我自己也上网查了一下,说跑前吃布洛芬不是好主意。因为布洛芬通常并不能预防疼痛,同时会对肾脏造成巨大代谢负担。
现在想来,自己16公里之后的肌肉紧张,心率放缓,说不定都是肾脏负担太重而造成的。
不过,自己也庆幸自己没有吃含有咖啡因的胶,那样的话,肾脏的负担就会更重,身体状况真就雪上加霜了。那时候,进医院的说不定是自己呀。
以后千万不能犯这种错误了,药不能乱吃啊。
现在已经是比赛之后11天了。
自己身体状态良好,倒推的话,应该不是横纹肌溶解症(或者是一过性的横纹肌溶解症?)。
有意思的是,这次比赛之后,我的韧带筋膜的疼痛,显著的减轻了。
也许,我可以重拾一些强度练习啦?
| week 36, 2025 |
|---|
![]() |
| Date | Pics |
|---|---|
| 20250901 | ![]() |
| 20250902 | ![]() |
| 20250903 | ![]() |
| 20250904 | ![]() |
| 20250905 | |
| 20250906 | ![]() |
| 20250907 | ![]() |
2025-09-11 初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