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ayout: post title: "新爸五年计划 | 275 西游记" date: "2022-10-14 10:41:15" categories: 父范学堂 auth: conge
前天儿子从户外学校回来,手里拿着一根木棍儿,上面栓了快红色的帕子。
他让我猜是什么。我说,是旗子吗?女儿搭话,说那是他从Alt那里借来的红布,自己做的武器。
我问,什么武器?
“火尖枪!” 他说,一边扭动身体,一边挥动木棍。
昨天,他回来后,手里又挥舞一根黑色的棍子,还挺直,一头还有一端与其它部分颜色不同,更深一些。
“爸爸,这是我的金箍棒”,他向我宣布。
无须多说,这是对《西游记》入迷的表现。
最好的学一个文化的方式,就是沉浸式。我们曾经的打算是,每年都选不同的时段,带孩子回国,住上个把月,跟爷爷奶奶姥姥姥爷团聚一下,也慢慢了解各个时令下,大家是如何度过的。
Covid 疫情让这个打算泡了汤。身在海外,我们能做的,也就是在家只说中文,教孩子们学中文,过中国的节日,读中国故事。
中国故事中,《西游记》大概是无法错过的。孙行者本领高强,猪八戒偷懒耍滑,沙和尚勤勤恳恳,唐僧取经心恒,四个人一路西行,故事无数。围绕这一部书,衍生出各种文化产品,老少咸宜。
于是,我们就有意给他们从西游记宇宙开始,让他们进入中国古典文化/神话世界。
去年的时候,我们就有一次尝试,准备大家一起看86年的电视剧版西游记。结果,看了一次之后,女儿觉得害怕,不喜欢,于是就停了。看样子神话故事电视剧,也需要孩子准备好才行。
今年,女儿曾经上过的中文学校组织每周的故事会开始讲西游记的绘本故事。听了几次之后,女儿儿子都觉得很喜欢。于是,妻子提议,带着他们开车外出的路上,把听歌改成听西游记故事。于是,在喜马拉雅上找到《宝林叔叔讲西游记》系列,开始大家一起听。
两个孩子一听,就入迷了。因为经常接送他俩的是他们的妈妈,所以在车里听西游记故事,就没有我的份儿。于是,他俩经常是从外面回来一进门,就跟开始我讲,黄袍怪如何如何,红孩儿如何和如何,观音菩萨如何如何。
我和妻子一合计,既然他们这么喜欢西游记故事,那干脆就来个全方位轰炸吧。
除了上面说过的每周一次的听中文学校老师讲西游记故事和在车里时听《宝林叔叔讲西游记》,我们开启了对孩子的西游记全方位轰炸:
画说西游记 | 西游记绘本 |
---|---|
在此之外,我自己又读起了《西游记》原著。毕竟上面提到那些,都是《西游记》的文化衍生品,存在改编与再创作。读了原著,就能站在原著的角度上,看这些改编后的电视剧,减去了啥,加上啥,打碎了啥,组合了啥。
比如,猴王孙大圣的形象,几乎所有的衍生品都把他美化了。其实原著里,处处都说唐僧的几个徒弟怎样形容丑陋,能把人吓的骨软筋麻,连连跌倒。美猴王的称呼,齐天大圣的称号,其实是来自于其同类的马屁。至于天庭给了“齐天大圣”的认证,也不过是招安的伎俩。
比如,猪八戒背媳妇在原著里是没有的。女儿国的描写也没有电视剧中那么多细节。唐僧作为取经人,也不总是矢志不渝,时不时的就需要悟空给打气鼓劲儿,给他说“不要着急,功到自然成”。
西游记原著七十多万字。文字中有许多词章对偶的句子,用来描写景色、武打场景,交代人物身份背景与外貌。这些在现代的衍生作品里一概都没有了,也就少了韵律。各种杀妖的血淋淋的场面也都没有,算是对小孩的保护。
我小时候读四大名著故事,记得有一句话,叫做“老不看三国,少不看西游”,但不知道是为什么。这次查了一下,是自己记错了,原话应该是“老不看三国,少不看水浒,男不看西游,女不看红楼”。这种说法不知从何而来,似乎传播甚广。网上有些文章,解说其背后的原因。我看了几篇,觉得都是无稽之谈。说到底,是不爱读书人的借口罢了。
从《西游记》开始,带孩子进入中国古典神话世界,通过各种衍生品全方位浸润,是我们让孩子们了解中华文化的一个切入点。
看了西游记,孩子们的确开始对武打呀,武器呀开始感兴趣。家里开始出现“金箍棒”,“火尖枪”。所以要定下规则,挥舞棍棒不可用尖端指人。
但,其它的变化也有,且让人欣喜。比如,儿子在一个人闲坐的时候,嘴里常常哼着“五百年……”比如,女儿画画的时候,也开始有头戴紧箍的猴头形象。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2022-10-14 初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