仓库源文站点原文


layout: post title: "新爸五年计划 | 017 女儿的学校" date: "2017-10-18 10:18:00" categories: 父范学堂 auth: conge

tags: 新爸五年计划 幼儿园 女儿

上个星期与妻子的交谈,集中于女儿的学前教育.

虽然出生在美国,女儿在三岁前的语言,一直是中文。我们在家里是全中文交流,家里有基本英文绘本,但基本上讲故事时,我都是翻译过来跟她用中文。女儿的语言发展很好,没有迟缓,也爱自言自语自说自话,也爱学儿歌学诗学歌曲。我们认为,要想孩子以后说双语,那么,就要在早期的时候在家庭内部给孩子巩固母语。等孩子大些,送到学校/幼儿园,让她再学说英文。

今年,我们开始了送女儿去幼儿园。主要目的是让她发展社会化能力以及接触英文环境。

前面提过,她在学校的头几次,非常不能适应和融入环境,以大哭开始,一直持续到放学。她只是一周上两次,每次半天。从上学开始,她变得更加粘妈妈。

于是妻决定陪同上课几次,让她慢慢适应环境。

几次陪同下来,妻的观察来看,女儿并不融入集体活动,而是紧随妈妈左右。后来同老师谈话,老师认为可以让妈妈离开,给孩子再次独立的机会试试。

于是,就又试了两次,每次女儿都哭的很惨。当妈的就觉得非常难过。妻子的纠结之处在于,如果小孩子不能适应,那就接回家,想不上学了,等在长大一些再送幼儿园。同时,又担心不早点儿接触英文环境,开始学英语的话,等到大一些发展出自尊心以后,会容易因为与同伴不说同样的语言而遭受排挤或者自己变得更加敏感。在同学也都小,还不懂得异化与自己不用的人的时候,女儿面临的困难会少些。

最后,我们达成一致,接着送女儿去学校,并且留下她后离开。如果三次之后她仍然哭得特别厉害,那就不上了。但是这三次机会是必须给的,也许三次之后,她就能适应了。

我觉得她会适应。


女儿的性格,比较谨慎内敛。这跟我很像,当然,跟妈妈也差不多。

我的早期记忆之一,也是在跟妈妈串门儿的时候藏在妈妈身后,或者搂妈妈大腿。我并没有早早的就上幼儿园的经历,我上过学前班,但那是已经是6岁左右,完全可以离开家长自己玩耍了。然而,我可以想象谨慎敏感的我如果进入陌生的环境,又没有妈妈支持的话,也肯定会哭。我的表现,也肯定是在融入环境之前进行长久的观察。

我现在其实也是如此,我从来没有在社交场合完全放松过,尤其是在我戒烟酒之后。没有药物改变我的心理状态,常态下的我是不喜欢人多的环境的。适应的方式,要么是跟别人进行一对一交流,赢得相互信任,在集体里建立自己的舒适圈,要么就是与所有人保持适当距离,忽略他人对我的影响。内向性格的人也可以在集体中生活的很好。

我另外的一个儿时记忆,就是一跟家长串门,就在人家喊饿。其实,我并不是真的饿。这跟女儿的哭,大概是一个意思,是表达自己的回家愿望。因为我发现我一喊饿,对方就会张罗着给我找吃的,然后妈妈就会不好意思,赶快带我回家。

20171018 初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