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早就萌生开家庭会议的想法。
这个暑假,我们开始实施了。
家里,事务都是妻子计划执行的多,我则配合。
但事情多了之后,她常常有力不从心,心力交瘁的时候。为了让她不那么心累,轻松一些,我就该多承担一些家庭的事务。我们开始使用在工作中用到的任务管理和时间管理方法和工具。先是在家庭中引入任务清单和日程表,把家庭日常事务写下来,列清楚,就能更好的实行。同
时,我们都觉得,现在孩子大了,这些家庭事务的计划安排,应该要让他们参与并知道。虽然不能指望孩子能替代和帮助家长去完成所有事物,至少让他们可以接触一下安排事务的方法,了解一下家庭中的一切是怎么运作的。
家庭会议,正是我家“家务改革”的一环。本质很简单:找个专门的时间,对家庭事务做个每周回顾,计划安排,事项讨论。主要目的,就是沟通。
没有家庭会议,沟通常常是临时的,口头的,因此也是琐碎的,难于记住的。用专门的时间沟通,再加上记录,可以节省脑力,无需记住各种琐碎的事情。也能减少对孩子们的重复提醒,不用被嫌弃“唠叨”。更重要的是,有了预期,每日的日程安排执行起来,也会减少阻力,更加顺畅、有条理许多。
在孩子就要进入青春期时,家庭会议保持沟通的意义更为重要。这个时期的孩子,最有可能逐渐开始向家长封闭心门。而养成全家一起沟通家庭事务的习惯,会为日后的情感交流保留一个宝贵的渠道。
一个家庭的事务,如果仔细想想,还是有很多的。大致分一下类的话,就有1. 孩子相关的学校上课、课后活动;2. 家庭日常的饮食起居、保洁、洗衣等家务;3. 家庭财务管理(理财、账单、税务等); 4. 健康与医疗等安排(常规的体检、洗牙,和紧急情况的就诊);5. 汽车和房屋相关的保养维护;和6. 家庭活动等计划与组织(假期、生日等)。这其中的大多数,并不是孩子的任务。所以,我们讨论的重点任务,就集中在每周的作息,家务分工,课外练习这些方面。在这之外,顺带聊一下每个人最近遭遇的快乐与烦恼。
说实在的,在工作中,我其实挺不爱开会的。头两次会议我主持,过程进行的还算顺利。我能感觉到女儿可以跟上很好的参与讨论,而儿子就经常心不在焉。当然,他们并非不熟悉大家坐下来,彼此发言讨论的形式。在学校里,他们已经习惯了morning circle之类的与开会的形式类似的活动。
目前家长会还是大人主持和制定日程。还在摸索更好的开会的方式,能让儿子也能不觉得无聊。未来也许可以让孩子来当“主持人”,那样也许能更有趣。
另外值得记一笔的是,我们的家庭会议,商议出我们的家庭目标是 健康与和睦。
目标指导行动。希望他俩以后少彼此斗嘴多些互相关爱吧...
2025-09-03 初稿
2025-09-08 完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