仓库源文

.. Kenneth Lee 版权所有 2018-2020

:Authors: Kenneth Lee :Version: 1.0

《出师表》欣赏


《出师表》是初中必背课文,我自己中学的时候并没有能力欣赏它,很多老师缺乏做事的 经验,也不能给学生解释怎么欣赏它,现在我对它的认识更深了,把我的理解在这里表述 出来,供对它有兴趣的学生参考。希望能让你从中感受到中国文化独特的美。

在介绍《出师表》之前,我要先介绍一个我对“学习”的认识。很大程度上,我们“学习”是 为了改造世界。正如孔子说的,“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作为学生,我得提醒一句,“习 之”不是“复习它”。我们要正确面对自己的内心,我们都很清楚,在我们认识的“正常人”里 面,“复习”是肯定不能带来快乐的。

所谓“复习”的快乐,大概是两种情况:

你复习以后成绩好,从成绩好中带来快乐你做出“复习”这个样子来装逼,给人一种“我是好 学生”的感觉,你从别人家的家长那里得到夸奖,那个夸奖给你带来快乐

这种是小聪明,孔子如果只能耍这种小聪明,《论语》就不会成为经典了。我给你们强调 这一点,是因为,你们学习的都是具有“大智慧”的知识,你们身边不是每个人都可以理解 它的。存了这个心,有利于你在未来的学习工作中,逐步体会到这些知识,而不会被“标签 ”限制了自己。我自己在中学的时候走了很长的弯路,我也不知道现在告诉你了,你能否走 得短一些,我们都尽力而为吧。

所以,《论语》中,“习之”是“使用它”。学到的知识拿来用,才是真正的快乐。就如同你 们学会滑冰,去滑一下;学会做菜,去做一下;学会写字,给自己写一篇小说,这里面就 真真切切有那种,“哈哈,原来这个事情可以这样”这样的快乐在里面。

知识,是一种和现实互动,从而让你得遂所愿的东西。知识,是经验的结晶,是我们跨越 现实无数次,形成的对这部分现实的深刻理解。这种深刻理解,在中国文化中,常常称为“ 道”。我们看下面这幅图:

    .. figure:: _static/不看目的的道.png

你能看出这里面的特征是什么吗?

看不出来。

当我们缺乏把事情做成的意愿,世界变化的复杂度把我们吞没了,我们感受不出其中的美 。只有当我们把目标加上,我们才能看出这个美:

    .. figure:: _static/看目标的道.jpg

当你带着目标去看那条蓝色的线的时候,我们才能看到特征,才能看清楚这个世界,那个 就是“道”。我们学习知识,是学习那个“道”,而不是学习那个目标。

所以,当我们去“习之”的时候,我们很在乎目标,因为如果我们不在乎目标,我们就不能 正确地去体会那个“道”,但当我们“学之”的时候,我们更在乎那个“道”,而不是目标本身 。

我说这么多,首先是请你避免陷入一个误区,不要上来就来一个:刘禅不过是个昏君,蜀 国反正总要失败,诸葛亮没有什么了不起……好高兴——这篇文章不用学了,不用背了,问题 已经解决了!

这就叫买椟还珠。

按你这么想,什么都不用学了,反正都有结果了,还学条毛啊,直接去做不就结了?

你学习古文,是为了了解古时候的中国人,是为了理解中国文化,是为了掌握我们已经发 展了数千年的智慧和最佳实践。让自己理解,“丞相”是如何定位自己的角色的,当你自己 也身处类似的位置的时候,或者你和这样位置的人交往的时候,是如何去理解它的。

《出师表》号称中国封建社会的为臣子者的言行典范,被赞誉为“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 堪伯仲间”,无论这些人是真心还是假意,摆出来的结果是,他们都在称赞它,那么,称赞 的到底是什么?怎么样的行为才会被这些人赞誉?这是我们关心的问题。我们学习的是《 出师表》本身,不是它的结果,也不是它里面的“惊天秘密”,人在这个社会上,大部分时 候是没得选择的,你以为你现在待在家里是因为你孝顺?现实是你离开你爸妈根本就活不 下去。你以为你没有坐直升机上学是因为你不和富二代同流合污?现实是你根本就只坐得 起11路公交。你不要以为你是机遇不到或者没有找到“技巧”,其实这个社会的现实是,所 有人都被具体情况绑定,虽然有自由度,但远远没有你想象那么高。所以“隆中对”的地位 为什么那么高?刘备都觉得自己混不下去了,实在没有机会了,然后诸葛亮给他找出一条 路来:曹操和孙权那边,你是没有什么机会了,但荆州益州这一片,天府之国,高祖所以 成帝业之所,而刘璋暗弱,张鲁在北,民殷国富而不知存恤,智能之士思得明君……刘备蹉 跎了半辈子都没有找到出路,现在有人给他点出来了。而且现实是,后来这条路通了,你 说牛不牛?

就好比你试过进500强大企业打工,试过进山里养猪,试过晚上练摊卖茶叶蛋,蹉跎半生, 日子还是过得不温不火,和年轻时的雄心壮志相比还差十万八千里。突然遇到一个高人, 给你分析了这个比特币的现状和未来,你在它只值1块钱的时候买了10万块(一个比特币最 近相当于18000人民币左右),你说这个人牛不牛?

而投资比特币这个对比取天下,只能算小聪明。

而就算你因为投资比特币赚了钱,你能不能守住,那也难说得很。战略这种东西,你选不 对路,你不会成功,但就算你选对路了,中间也会有无数的风险,任何一个风险都会把你 拍倒在路上。你看网络小说,主人公遇到什么风险,作什么死,最后都可以化险为夷,现 实可没有这样的好事(所以现实才好玩)。

而《出师表》的背景,就是这个守业中的一个插曲。从《隆中对》中,我们知道,诸葛亮 给刘备的战略是守稳荆州益州,联吴抗曹。这句话说来容易,做来艰难,荆州益州都不是 你的,是人家刘璋,张鲁的,你说你“帝室之胄,信义著于四海”你就信义著于四海了?当 地人就望风景从了?给了你土地的当地地主要不要地位,要不要名声?在本地住了四代的 贵族为什么要听你的差遣?跟着你从北方过来的士兵天天想着家里的老母亲你如何安抚? 忠心追随你的偏将战争中被你的主将误杀了这个过错如何弥补?……

战略的执行从来都是一头烟。

所幸,这一切都被他们熬过来了。赤壁之战,孙刘合流,一举击败挟天子以令诸侯的曹操 ,奠定天下三分的局面。战争之后,曹操无力再度南下,孙刘脆弱的联盟关系随即激化, 两边发生冲突,刘备兵败,刘关张都在战争中死去,孙权一方的势力也受到重创,双方都 看到了对方的力量和底线,鲁肃主导的联合路线重新变成了主流。这给了蜀国余地,开始 经营自己的地盘,所以才有诸葛亮的五月渡泸,深入不毛。然后开始实施屯兵的方略,用 兵来种地,保证了粮食供应,从而把北伐提上了日程。

至于为什么需要北伐,从我看过的一些材料上看,大概主要是两个原因:一个是蜀刘部队 中有不少的北方兵,这些人从北方跟着刘备过来,可没有想在这个破地方常住的,人心思 动,天天想着还于旧都的。就算这些人不想,刘备一直是用光复汉室作为号召的,能跟着 他的人至少很大一部分是以这个为目标的,你不能满足这些人的志愿,你以为他们会继续 跟着你?

另一个原因我猜诸葛亮认为在这一个地方发展下去,是肯定弄不过曹操的,唯一的机会是 打掉对方的腹地,让它发展不了,所以要靠着自己还在,希望能通过战术取得优势,否则 双方都发展经济,蜀国最终是死路一条。如果这个战略成功,刘禅就可能是明君,但这个 战略失败了,他就只能是昏君。所谓明君昏君,很多时候我们看到的是结果,是不是真能 看到现实,只有真正研究这个的人才知道(只能说也许知道)。

所以,还是那句话,我这样是大概给你渲染一下当时那个场景的气氛,我们重点还是欣赏 文章。

好了,大背景气氛我们渲染够了,现在我们渲染小背景的气氛。

诸葛亮上表的时候,刘禅二十一岁,成年没多久,有没有经过大战的历练,完全就是个毛 头小子,根本不知道怎么治理国家。而古时候出门,别说打仗了,就算是太平时节出门做 个小生意,都是随时准备好要死的,不死也是准备好要几年见不了面的。诸葛亮出兵,留 下一个大摊子给刘禅,把这个弄乱了,前面就不用打了,所以,诸葛亮首先是解决问题。 马上就要出发了,平时能教的东西也教了,没教会的,现在也没法教了,所以现在得把最 大的问题表述出来,让刘禅有个基本依托的东西。

所以,你看到这个表章首先是从问题上来的:首先,陛下,你有今天的位置,人心能向着 你,是因为你老爸很好,大家都觉得要回报他,所以对你好,你自己站直了,别趴下,这 个事情就能成。所以,重点是你自己不要作死。

第一段有一个形容很有意思,诸葛亮让刘禅不要“枉自菲薄”,“引喻失义”。枉自菲薄很好 理解,刘禅毫无军功,没有能令人信服的领导成果,完全是父亲的福荫,其他人肯定对他 不信任,甚至他可能自己对自己就不信任。枉自菲薄是很自然的,让他不要枉自菲薄也合 情合理。但“引喻失义”就很难理解了。

直接理解“引喻失义”,就好比别人说,“陛下,您应该远小人,因为小人不图大事,不图则 不可为啊”。你回答说,“有道理,小张子上次带我去玩的那个地方方圆只有二里地,一点 都不好玩,下次找刘都督带我去军营玩点大的”。这就叫引喻失义。完全不着边际。这是修 养问题。不是心思改变就可以改变的。诸葛亮让刘禅不要枉自菲薄,这容易做到。但让他 不要“引喻失义”,这就不是建议了,这是批评!这很有点恨铁不成刚的味道了。

无论如何吧,表章第一段,综述了让刘禅坐稳了自己位置的基本要求:你手上的人是不错 的,不要堵塞忠谏之路,你就基本上安全了。

然后是“宫中府中”一段。这也是具体问题,对小皇帝来说,分不清楚内外,是很自然的事 情。养在宫中,外面根本不能出去(保安是就大问题),天天和身边这些太监和近臣混。 离自己近的自然就会被当成好人,远的看不见,对不起就对不起了。这种状况,被人骗是 很容易发生的事。作为亚父,诸葛亮在刘禅面前地位和信誉都是有的,所以给出这个简单 的判断标准:陛下您不要靠感觉来做判断,无论你觉得他们做得好或者做得不好,不要自 己审判,全部走流程,让“有司”来判断就好了,这样就不容易被人骗。

然后就是具体信什么人:文的,武的,都推荐了。陛下您自己想出来的,肯定会有漏洞, 您要施行什么策略,都问过这些人,至少不会把自己推到坑里了。这里有一个细节不知道 读者们注意到了没有,所有的推荐,都特别强调:这些人都是先帝简拔,众人推举的(不 是我自己喜好的)。我并没有强迫陛下接受他们,但如果您咨询过他们,您就不容易出问 题。

然后讲道理,离这些人近一点,我们赢的机会就大一点,否则我们就失败了。但这个事情 也不是我说的,是您老爸说的,您自己好好想想这个问题。

这里我再提醒一个细节:什么是“小人”。古时候的“小人”,不是我们今天说的“无耻小人” 那个小人。古时候的“小人”是“做小事的人”,“大人”是“做大事的人”。虽然随着历史的变 迁,小人已经向“做龌龊的事的人”那个语义靠拢了,但更多还是靠向前一个意思。所以, 简单说,这句话就是直接让刘禅不要和太监宦官之流混在一起。您是做皇帝的,跟那些牵 马端饭的人弄在一起,您怎么会知道怎么治理国家?所以,多和贤臣混,少和小人混,这 才是当皇帝。(所以你看那些穿越剧里,皇帝天天在后宫主持正义,这些皇帝就属于那种 亲小人的,这些国家不倾颓就有鬼了)。

接着就是表明自己的立场了:您看,我本来在乡下耕田,并不想出来做这个事,但我被您 老爸感动了,决定了要为他做事。我今天到这个位置,并非所愿,只是一心要报答您父亲 的知遇之恩,您不用担心我有别的野心。北定中原,还于旧都,是您父亲一生的志愿,我 只是要为他达成这个志愿而已。陛下您要多多保重,亚父要走了,洒落告别。

想想这一去,双方都要面对的巨大压力,不测的未来,实在不能不让人感极而悲者矣。

你不要觉得刘禅会觉得亚父走了,自己就可以为所欲为了,就会很高兴。这样理解是看宫 廷戏看傻了——刘禅不是在温室中长大的,他可是在战乱中出生,跟着父亲东奔西逃来到这 个陌生的地方的。所受的教育都是在各种变迁中偶尔为之的。一个少年刚刚长大,身边见 惯了死亡(想象一下,身边刚刚过来教了你几天的叔父,明天就突然一言不发就出征了, 后面噩耗就传过来,他已经被流矢击中死去了,在这种环境中长大的少年对这个世界是个 什么心境?),原来什么事都有父亲和亚父一心一意为他想办法的。现在亚父突然离去, 自己独立面对这么一群自己没有任何把握的大臣,谁好谁坏完全不了解,孰优孰劣没有任 何经验,你觉得他有多害怕?

从这个角度看,才能看到出师表最后几句话表现的“悲凉”。

对于最后几段叙述,我要点出三个地方:

第一,诸葛亮表达了“我的所有努力”,都是为了“不伤先帝之明”。这是个很有趣的中国传 统儒家的“臣子之心”。儒家文化讲究君君臣臣父父子子。这种思想在五四运动的时候被强 烈地批判过,所以现在很多人都不愿意去提起它。我认为两者都是对的,关键在于你从什 么角度去看它。所谓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就是君像个君,臣像个臣,父亲像个父亲,儿子 像个儿子。他们都做好自己的事(“万物芸芸,各归其根”),这个世界就好了(最高效) 。但这个东西最后变成一种“制度”,而且这种制度在文明的发展下已经不能承载当前的高 效了,它就需要找一个新的平衡,这个平衡,可能要求连君臣这个关系都要放弃掉,这就 是另一番道理了。

诸葛亮的这番表达,展示了一个比较漂亮的君臣关系:君应该明,但君的明,是以臣的努 力来做注的。所以,君追求正义,然后选臣,然后臣达成君的正义,从而达成君的“明”, 这是为臣之道。我们今天可能觉得“人人平等,不应该有这种君臣之义,君不正义就应该把 它杀了”。但试想当时诸葛亮把刘禅换了,选一个更好的皇帝,当时蜀国会更好吗?——可能 性非常低。整个文化都不是这样的,没有人会认为诸葛亮为了“国家更好”,只会认为他“无 耻窃国”,他这样做只会让蜀国分裂。所以,一个时代怎么选择是最好的,自有那个时代的 局限。在那个时代你要求人人平等,你就失道,在今天你追求君臣之道,同样会失道。世 界是变化的。我们学习过去,就需要站在过去的眼光上看那些事情。

第二,诸葛亮“愿陛下托臣讨贼兴复之效”。请注意,这也反映中国传统文化的特征。我们 要的是“效”,而不是“责”。在中国文化中,“责”,“权”,“利”,都是“名”,都不是真正的 东西,只有“效”才是。所谓“效”,就是要实际发生,没有任何解释余地可言。这个地方是 保证书,中国的保证书,要求是“效”。你不要找原因,不要讲理由,我们只看“效果”

第三,诸葛亮对自己的要求是“效”,而对内臣的要求是“兴德之言”。这个意思其实是说, 内政的“效”,要刘禅自己来背,这一点也反映了前面说的君臣之道,臣不能抢君之功,必 须给君留下余地。反正没有兴德之言,仍是内臣的错,这个过是一起背的,但主功是要给 君的。

这是中国封建社会最完美的君臣关系的表达,你说它好不好?看从那个角度来说了,但我 们首先要明白的,是它表达的是什么。

我说了这么多,不过是提点。真正理解《出师表》说到底还是要背,对每个字都能理解这 样去背,因为《出师表》的美,在每个字中,我再解释一次,这个美就没有了。

为了帮助这种欣赏,我最后再提点两个注意点:

中国古文讲究押韵。这种押韵很大程度不是像律诗那样,对每个字的声音都有要求,而是 像流水一样,意义和声音一泻而下,而过程中能感受到一波一波的推动力,仿佛和天地合 一的。比如全文的开始:

    | 臣亮言(启动),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平和的进入),
    | 今天下三分(进一步流动),益州疲弊(继续流动,加速),
    | 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顿,准备冲击)。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
    | 忠志之士忘身于外(两波冲击)者(这个者字,形成一个急弯),
    | 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重新进入平和区,
    | 仿佛穿过一片激流来到一片广阔的河面)

这种音乐性是留在字行间的,感染力极强,中国的古文是一首歌,美伦美奂,过齿留香。 无法翻译,只能背诵。

而且,这种音乐性真的是象形文字独特的,因为象形文字的读音不承载表意功能,它是多 出来的信息,这是额外的美。

但只有音乐性,这只是浮于表面,远远不够。中国古文的美,还体现在“语义的精准”上。 很多人觉得中文没有英文精准,这在现代来说,是对的,因为我们对一个语义的精准描述 ,是来自对一个问题的深入研究,你的文化中没有研究过物质的运动,加速度,引力,你 就不可能产生那部分文化的语义,那部分意思你就表达不出来,只能用相近的表述,这时 ,你的语义就不会精准。

但对于它深入研究的东西,它的语义自然就会变得非常精准了。我们看这一段:

    | 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
    | 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
    | 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
    | 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至于斟酌损益,进尽忠言,
    | 则攸之、祎、允之任也。

请注意整段的用词选择,先帝选择我的原因:是谨慎。不容易犯错。所以,我工作得很努 力,原因是怕“托付不效”(注意这个效字),伤了先帝之明(注意伤字),所以五月渡泸 (注意这个角度,整个描述都是事实,同时表达了完整的意思,这是提取一个最重要的表 征来描述一个事实),深入不毛,……这是一系列的准备和逻辑条件的列表。然后是“此臣所 以报先帝而忠陛下”,其实到这里,意思已经说完了,直接放一个“也”字也是可以的。加上 “之职份”,不但在音乐性上显得奇峰突起,另一方面在意义上做了一层细化:这既是臣的“ 职”(流程上),也是臣的“分”(道德上)。

你不妨自己尝试用现代文,用一样的意思来复写一次,但能否把意思表达得更加精准。精 准这个东西,不是“细致”,而是准确,既不能少,也不能多。只有音乐性,只是浮躁,用 音乐性承载正确的语义,而且表达了真正的心中所想,才是古文之美。

精准重于音乐性,而且精准为音乐性带来了“变化”,而不会只剩下旋律的重复,让人不可 捉摸,这是中国文化的“自然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