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Kenneth Lee 版权所有 2024
:Authors: Kenneth Lee :Version: 0.1 :Date: 2024-07-02 :Status: Draft
上善若水
::
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 处众人之所恶,(人情好高而恶下)故几于道。 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 (不著其善,故善夫唯不争。) 故无尤。 八章
五行之体,水为最微。善居道者,为其微,不为其著;处众之后,而常得众之先。何也? 众人方恶之,而不知其早至也。逆计其不争而徐收之,无损而物何争?而我何尤?使众 人能知其所恶者之为善,亦将群争之矣。然而情之所必不然也,故圣人擅利。
这个解释没有说服力。只说别人不争是没有看到它的好,那你根据什么看到它的好?又从 而看出水具有“居善地”那些性质?所以我觉得作者没有看到水的“无所不渗透,自然而达 的”的特性。
::
持而盈之,(持之使盈)不如其已; 揣而锐之,(揣之使锐)不可长保。 金玉满堂,莫之能守;(固当以不守守之) 富贵而骄,自遗其咎。功遂身退,天之道也。 九章
善盈者唯谷乎!善锐者唯水乎!居器以待,而无所持也。顺势以迁,而未尝揣也。故方 盈,方虚,方锐,方錞。其不然也,以天为成遂,而生未息;以天为退,而气未缩; 何信乎?故鸱夷子皮之遁,得其迹也;郭子仪之晦,得其机也;许繇、支父之逝也,得 其神也。迹者,以进为进,以退为退。机者,方进其退,方退其进。其唯神乎!无所 成而成,无所遂而遂也。虽然,其有退之迹也,神之未忘乎道,遭之未降处于机也。
这里也是赞美,没有逻辑分析。
::
载营(营魄者,魂也)魄抱一,能无离乎? 专气致柔,能如婴儿乎? 涤除玄鉴,能如疵乎? 爱国治民,能无为乎? 天门开阖,(生之所自出为天门)能为雌乎?(化至乃受之) 明白四达,能无知乎? 十章
载,则与所载者二,而离矣。专之,致之,则不婴儿矣。有所涤,有所除,早有疵矣。 爱而治之,斯有为矣。阖伏开启,将失雌之半矣。明白在中,而达在四隅,则有知矣。 此不常之道,倚以为名,而两俱无猜,妙德之至也。
造有者,求其有也。孰知夫求其有者,所以保其无也?经营以有,而但为其无,岂乐无 哉?无者,用之藏也。物立于我前,固非我之所得执矣。象数立于道前,而道不居之以 自碍矣。阴凝阳融以为人,而冲气俱其间;不倚于火,不倚于符者遇之。仁义刚柔以为 教,而大朴俱其间;不倚于性,不倚于情者遇之。胜负得失以为变, 而事会俱其间; 不倚于治,不倚于乱者遇之。故避其坚,攻其瑕,去其名,就其实,俟之俄顷,而万机 合于一。
这个哲学上的理解很直接了,要营(控制)魄,就必须分了魂和魄,造了有,就保住了无。 所以作者对这个事情的理解是很清楚的。但用阴阳水火来再解释一次,现代人很难有代入 感。
::
五色令人目盲; 五音令人耳聋; 五味令人口爽; 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 难得之货,令人行妨。 是以圣人为腹不为目,故去彼取此。 十二章
目以机为机,腹以无机为机。机与机为应,无机者,机之所取容也。处乎目与腹之中者, 心也。方且退心而就腹,而后可以观物。是故浊不可使有心,清不可使有迹。不以礼制 欲,不以知辨志,待物自敝而天乃脱然。
这个比喻很有趣啊:目以机为机,看见的是好的。腹以无机为机,感受到(饿)是不好的。
::
宠辱若惊,贵大患若身。 何谓宠辱若惊?宠为下, (辱至则惊、去则洒然矣。宠至则惊,去之又惊,故较之尤劣) 得之若惊,失之若惊,是谓宠辱若惊。 何谓贵大患若身?吾所以有大患者,为吾有身,及吾无身,吾有何患? 故贵以身为天下,若可寄天下;爱以身为天下,若可托天下。 十三章
众人纳天下于身,至人外其身于天下。夫不见纳天下者,有必至之忧患乎?宠至若惊, 辱来若惊,则是纳天下者,纳惊以自滑也。大患在天下,纳而贵之与身等。夫身且为 患,而贵患以为重累之身,是纳患以自梏也。唯无身者,以耳任耳,不为天下任听;以 目任目,不为天下任视;吾之耳目静,而天下之视听不荧;惊患去已,而消于天下, 是以为百姓履藉而不倾。
这段解释没啥可以关注的,就查了一下字典,“履藉”是继承帝位的意思。
::
视之不见,名曰夷; 听之不闻,名曰希; 搏之不得,名曰微。 (固自有色声形之常名,故曰三者) 此三者不可致诘, (繇后则有,诘之则无故混而为一。李约曰:一尚不立,何况于三?) 其上不皦,(未有色声形以前,不可分晰) 其下不昧。(逮有色声形以后,反而溯之,了然不昧) 绳绳兮不可名,(有无相禅相续,何有初终?名有则失无,名无则失有) 复归于无物。是谓无状之状,无物之象,是谓惚恍。 迎之不见其首,随之不见其后。 执古之道,以御今之有。 (古亦始也,今亦有也。李约曰:虚其心,道将自至,然后执之以御群有) 能知古始,是谓道纪。 十四章
物有间;人不知其间;故合之,背之,而物皆为患。道无间,人强分其间;故执之,别 之,而道仅为名。以无间乘有间,终日游,而患与名去。患与名去,斯“无物”矣。夫 有物者,或轻,或重;或光,或尘;或作,或止;是谓无纪。一名为阴,一名为阳,而 冲气死。一名为仁,一名为义,而太和死。道也者,生于未阴未阳,而死于仁义者与! 故离朱不能察黑白之交,师旷不能审宫商之会,庆忌不能攫空尘之隙,神禹不能皙天地 之分。非至常者,何足以与于斯!
这些描述也看不出有什么错,也看不出额外知道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