仓库源文

.. Kenneth Lee 版权所有 2017-2019

:Authors: Kenneth Lee :Version: 1.0

守弱思维介绍——学懂《道德经》的入门知识


本来为了不冲淡“直译”这个主题,这个专栏不打算再更新了,但最近在一些软件架构设计 的讨论中,经常讨论“守弱”,而这个主题的所有讨论,几乎都和“理解《道德经》”直接相 关,所以我跨界放到这个专栏中,一方面用来支持关于架构设计思路方面的讨论,另一方 面给《道德经》的入门者提供帮助。

基本上,我认为,不懂“守弱”思维,不大可能读懂《道德经》。“守弱”是道德经入门课, 如果把《道德经》理解为一门专业,“守弱”是小学课程,“《道德经》”是大学课程,普通 知识的学习可能是中学课程。

为了理解“守弱”,我们先要把我们讨论的事情分成两类。一类叫“我打算怎么说?”,另一 类是“我打算怎么做?”。我们决定自己下一个举措,一般做两种类型的计划,一种第一类 怎么说的,一种是第二类怎么做的。这两者是不同的。

前两天看到知乎上一个讨论,谈到体检的黑幕。有一位可能是行内人士的人提出一个观点 :体检大部分都是没有用的。因为真正的身体检查应该是医生对你的身体进行综合评定以 后,针对性进行检查。而不是用固定的套路得到一组指标,让你自己看,这个作用非常有 限,最多是个心理安慰。

且不论这个观点对不对,我看到有好几个人在下面指责这位答主:“你们医疗行业这样做 就对吗?”“我们这些小民能怎么办?”,“这种无耻的事情你们怎么能说得这么振振有词? ”……如此这般。

对于这些人,我觉得后来有几个评价很中肯:“你们到底想知道‘应该怎么办?’,还是想 驳倒这个答主?”

这就是这里的区别。如果你急着自己救命,你哪里有空管什么“医疗行业怎么怎么着?”, “我们小民怎么怎么着?”,你应该关心的是:“我今年的体检还做不做?”。

看出区别没有?前一个是为了辩论,后一个是为了实作。而我们这里谈守弱,所有的“守” 和“弱”,指的都是我在决定“怎么做”的时候怎么思考,而不是“我怎么说赢他们”。如果你 还不能理解,你就尝试让自己闭嘴,就想你下一步怎么操作,这样可能这个概念就比较清 晰了。

我再举一个更贴近现实的例子,前两天我在我们的内部博客上放了一个博文,指出一些我 们单位设计文档中的毛病。部分一线的工程师就急了,他们有这样的反馈:

“你说这个东西有什么用?提出解决方案出来啊”

“你说的这些问题难道是我们写文档的人的错?你为什么不想想为什么这种情况这么普遍 ?应该从管理层开始反思!”

“我觉得你说得真对,怎么办啊,怎么办啊,大师教教我”

……

正是这个事情给了我灵感,因为我其实想解决他们的问题,而我发现他们的问题恰恰在于 ,他们不懂得守弱的道理,不知道自己的力量是什么。这样的思维模式本身才造成了问题 。

海上挂着18级烈风信号,经过的船都被摧枯拉朽,怎么办啊?——别出海就好了,你这不是 在岸上么。如果你不在岸上,你死定了,你就求上帝拜真主,学少年Pi那样,把风暴想象 为神和你做爱,让自己好过一点好了,你能咋地?

中国和美国在打贸易战,很多经济都受影响了,怎么办啊?要不要抵制美国货啊?——上好 你的班好了,你还是还没有被裁员么。如果你被裁员了,那赶紧找工作去,想啥呢?

单位高层不尊重人才,行政人员地位太高了,我们程序员没有出头之日了,怎么办啊,怎 么办啊?——靠,你工资不是照发的么。觉得行政人员地位高,你跳槽搞行政去啊。再不行 ,你也开家公司,所有程序员的工资是行政人员的双倍,然后招一批戴红箍的,让他们站 一排你挨个训他们,这多好?

……

你看,在你看来很多需要解决的问题,完全是你想多了,你退下来,变成思考:我拿到了 很多信息,根据这些信息,我选择我下一步怎么做。这样你就没有什么可纠结的了。

而你非要跑去训那个提供信息的人:操你妈,你怎么能这么说?你说的都是错的,亚里士 多德曾经说过……牛顿曾经说过……毛主席曾经说过……克林顿还说过……由此可得,你说每个字 都是错的……

老天,别人告诉你一个信息,是丰富你的决策链,就算这个信息是错的,也给了你“某某 某认为XXX”这个信息本身了,这是一件好事啊,怎么到你脑子里变成一个威胁了呢?然后 你去骂那个给你提供信息的?

这是理解“守弱”的第一步:你先要分清楚,“信息”和“我的行动”,是两个东西。而我们谈 “守弱”,谈的是在“我的行动”这个决策上“守弱”,不是在语言上如何。语言都是无力的( 舆论引导那是一个“行动”,那个我们要独立谈),争赢了不表示你就能做成,那个意义很 小。君子终日行不离辎重。因为君子考虑的是在这个巨大的世界之中,自己的力量只在这 些辎重上,离开这些辎重,远处有高楼大厦,绿草如茵,那东西还在远处呢。就算要去, 也还要靠着这写辎重才能过得去啊。所以思考问题必须落在眼前的筹码上。不是想明白一 些道理了,就觉得自己会飞了——你不会飞,再近的距离,也是一步步走过去的。

好了,现在你知道我们谈的是个什么问题了,我们再回到守弱上。还是刚才这个设计文档 的例子。你写不好设计文档,告诉你这样写不好了,如果你听得懂,按正确的方式写好了 。如果因为工期的原因,老板的原因,你必须写成不好的样子,那就写成那个不好的样子 好了。决策是个综合逻辑,给你一个信息是给你提供帮助,不是让你用那个信息作为决策 结论啊,但也不表示你要把所有信息“规整化”为决策的那个样子(这涉及道德经中相当难 的“恍惚”的概念,一般读者可以忽略)啊。

如果你干脆就听不懂,你的“辎重”就是听不懂的这个状态,这个你还能怎么办?要不就在 多个学习目标中选一个(我告诉你的目标可能是其中一个选项),要不当没听到这个信息 好了。你反对我,或者向我学习,都不影响一个现实:“你现在确实缺乏设计能力”。这个 是不能改变的呀。就好比你刚读完小学,你的辎重就只有小学,要搞懂大学的东西,你就 要继续花时间装货,要学中学的知识,要时间,要投资,你才会达到下一个位置,可以读 大学。你不能听说“大学很好”,所以就非要想办法立即学懂大学课程的啊。

《道德经》这个主题下,很多人大言不惭:如果这个东西真的是学问,你就应该给我讲得 清楚,如果你讲不清楚,肯定就是神棍骗人的……如果你看懂了前面这个概念,这种问题也 不用我解释了吧。所以你反反复复“虚心”地来问我道德经的这个道理,那个道理,这都不 解决问题啊,你得先去建立做事情本身的经验才能来谈哲学的呀。

还有的人听了我给他讲的东西,立即就来“好有道理,能不能加个微信,能不能推荐个书 单?”,天呐,我当面给你讲的东西你扔一边,倒有兴趣知道我的微信和书单,那玩意儿 和你真的关心的知识有啥关系啊?为什么总是越过最重要的“现在”,想“未来”和“占有”的 问题呢?

还有人拿《道德经》去解释国家政策,股票理论的。也是这个问题,要真得深入理解国家 政策,你首先要学好政治,参与政治活动,知道一个村子落实一个政策的难度,你才能有 现实的认识,然后你才能利用“哲学”这种“道理的道理”,捕获更高一层的抽象。你对现实 一无所知,指望用道理的道理去Cover细节?这有可能吗?

世事洞明皆学问,但同时,每洞明一个学问,就是对其他学问的放弃,这个逻辑本身,就 是哲学,哲学帮助的是你做这种级别的决策,基础学问都没有,学哲学等于什么都没有学 。

所以读者们是否明白“守弱”是什么?“守弱”是在决策思维的时候,守着身边的“辎重”,而 不是守着远处的“信息”和“期望”来做决策。决策的第一依据是“我有多少粮食在车上”,然 后才是“远处有绿洲”,“另一个方向有城市”,还有一个方向有“金矿”……“守”是脑子的落足 点,“弱”是决策点和自身“辎重”的距离。我们优先采纳我有多少粮食这个判断依据,其他 的遥远的东西执行度要梯级下降,这样我们的决策才是保险的。

我们决定下一步,必然要考虑未来,未来(离现在)稍远,我们的判断就无力了。所以“ 前识着,道之华而愚之始也”。我们要判断,就要“前识”,前识必然不是现实,它是我们 从已有的道中观察出来的规律来进行判断,这个判断越靠近已有的现实,准确度就越高。 所以我们必须步步为营,每步都和现实对照。而不是活在自己营造的“未来世界”中,维持 自己的“道理”。所以,守着辎重,就是守弱。守着道理,就是守强,守强是不是傻逼,是 不是“愚”,这个各位比我清楚。

所以道德经总说:我明明告诉你实实在在的现实,你却当我开玩笑或者故弄玄虚。突破不 了守弱这个障碍,你永远都不可能理解道德经。

附录1:守弱和求礼

评论区有一个讨论,是一个关于“守弱”外延的很好讨论,我把它摘到这里来了。

有人问,海瑞是否是“守强”的一个典型例子。

这个要分开说,如果这说的是“历史”上的海瑞,这个需要专门研究历史的人才能参与讨论 。因为每个选择,我们看到了一个名,背后必须跟踪他的决策链我们才能规整出真相,每 个人在做事的时候,都会考虑让这件事情“益之而损”或者“损之而益”,所以简单看立场是 看不到事实的。只有把大部分的Pattern都整理出来,看到他Pattern的Pattern,我们才 能从更高层面上去理解一个人。

但如果这简单说的我们一般人刻板印象中那个海瑞,就是“我心中有如何做人的坚持,我 不看你们的具体现实和利益,我只坚持我心中认可的理想,不考虑结果,不但不考虑我个 人前途的结果,也不考虑这个社会变得好坏这个结果”这样的海瑞。这不叫“守强”,这叫“ 求礼”。因为这个决策模型是,我做的事情都是保证“我是个好人”,而不是“结果会如何” 。而“守强”的意思是:我正在讨论的问题,某个依据其实是没有事实支撑的,但我仍作为 依据。比如,我明明还没有学会微积分,但我正在学,我用“我会微积分”作为讨论依据( 无论说出来还是心里这样认为),这就是守强而不守弱。而“求礼”的考虑方向不是这个, “求礼”而“守弱”的人,可以这样考虑问题:“我确实不会微积分,我堂堂正正认了,即使 因此他们选了一个傻逼来决定某个决定团队生死的技术方案,我也不能撒谎”,他考虑的 整个问题是“我是否堂堂正正”。而求道又守弱的人是这样看这个问题的:“我知道我不懂 微积分,但在这个场合,为了集体的利益,我必须告诉他们我懂微积分,所以我在这里就 说我懂微积分了。我甚至知道撒这个慌的后果是事情成了以后,他们会把这件事情挖出来 ,说是我的错,我也无法分辨,但事情要成,只有这条路,这个垢,我来背了”。——看到 这里的区别了吗?你如果只能看“表相”,不能看“结果”(道),你永远都看不懂道德经讨 论的话题的。

这个事情其实还有一个例子:

    in nek:为什么我觉得程心很可恶?刘慈欣怎么评价程心?

下面的评论,不少就是自己就是“求礼”的,却去指责另一个“求礼”而掉到污泥中的人。这 也许能让读者体会到在名上加名的世界中,要真得看到“道”,有多困难。

.. vim: tw=78 fo+=m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