仓库源文

.. Kenneth Lee 版权所有 2019

:Authors: Kenneth Lee :Version: 1.0

德信


本文讨论一些如何理解《道德经》语义的基本问题。

很多人特别喜欢谈道德经的版本问题,这个问题我以前就解释过,我认为分析版本是考古 学家的问题,不是读者的问题。读者的目的是学会东西,而不是考古。我个人其实挺讨厌 那些动不动就说什么:你们肯定你手上的那个版本就是老子写的版本吗?你知道帛书版和 马王堆板的区别吗?你手上的这个版本早就被别有用心的统治者改过啦,巴拉巴拉……

这种说法在我看来是“小人”所为。要理解这一点,我们有必要理解一下什么是“德信”。

.. 圣人常无心,以百姓心为心。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德善;信者我亦信之, 不信者吾亦信之,德信。

这句话什么意思呢?圣人是为集体谋福利的人,既然如此,不是你自己想怎么样,而是集 体想怎么样。所以圣人无“恒”心,都是你们说的。好不好,也是你们说的,但你们自己说 的,你们自己负担,我按你们自己的说法来执行,你要装逼,倒霉是你自己的。你们说要 干好的,干坏的,都是你们的,我反正是按逻辑推演,耍小聪明的迟早自己玩死自己。所 以圣人无常心,常无心,你们自己看着办,最终的结果就是集体的目标得以实现,这样才 能做大,就可以聚德(什么是德我们已经解释过多次了),这样的善,没有自己的常心, 叫德的善。

同样,你们唧唧歪歪,说这个而是对的,那个应该这样,有些是真心的,有些是假意的, 我不揣摩你的内心,你说是啥就是啥,我都信。反正玩小聪明的,最后都会backfire到你 自己身上。这样的信,就叫德的信。

天地有道,道的逻辑会让你的小九九无所遁形。你要当伪君子,装大度,你们所有人都同 意,我们就真把你们的资源给出去,看是你哭还是我哭。常有司杀者杀!你以为杀你需要 圣人动手的吗?集体要作死,圣人救不了你的。圣人谋大于其小,从最小的事情上开始保 证你们最终不会走到要做找死的决策上。但到你要做出找死的决策,战略已经失败了,螳 臂当车有何意义?那些天天念叨:“怎么能不教化人民啊,不好好制定制度怎么可以保证 社会稳定啊……”,你不过就是想求名而已。圣人想的根本不是要不要教化,要不要制定制 度。圣人的战略是让“人民”自己决定要“学习”,自己要“制定制度”,让他们把事情做成后 说“我自然”。这样的战略才是德高的,因为这个策略被落实到整件“事情”中,而不是凭自 己一己之力托住整个系统(我要教化你们啊,我不让你们犯错啊……这些都是名)。这才是 托身天下,身与道同。所以道才“乐得之”。

所以,你真的理解圣人的“大”,你就会明白,理解道德经,我们相信每个人的表述,我们 真拿这个表述去操作,让它的逻辑自行矛盾,“真实”会在“道”上浮现出来的。天天这个阴 谋论,那个秘密传承。心思全在“名”上,小人之见而已。

这是第一个问题,是整个“理解”问题的战略,也就是你如何认知你的“理解”目的。

现在我们讨论一下第二个问题,也就是我们如何解决“过度解读”的问题。我在这个回答中 一开始就用一个“我操”的例子谈过这个问题: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20393827/answer/37391226。 我认为这个背后包含的概念是很复杂的,不知道是否大部分人能理解这里包含的意思?

所有“名”(概念),都是抽象,抽象如何传递给别人?想想,你要如何告诉别人新理解的 一个“概念”?比如,你要告诉我什么是苹果,你可以选择这样说:

这是苹果:

    .. image: _static/苹果.jpg

然后你告诉我,这也是苹果:

    .. image: _static/苹果.jpg

然后,这也是苹果:

    .. image: _static/苹果.jpg

啊,我明白你的意思了!那么这也是苹果:

    .. image: _static/利是封.jpg

有人可能要跳脚了:“你成心的吧?拿个利是封出来当苹果?”。但我哪知道你啥意思啊, 你拿三个东西出来,它们表现给我看到的最大特征就是这个“红彤彤”了,我怎么知道你强 调它哪个特征啊?

所以,一个正常的沟通过程是这样的:

这是苹果:

    .. image: _static/苹果.jpg

这也是苹果:

    .. image: _static/绿苹果.jpg

这还是苹果:

    .. image: _static/多个苹果.jpg

这样就清楚多了,至少我不会认为利是封也是你口中的“苹果”了。

但我会不会认为这个是苹果就难说了:

    .. image: _static/苹果公司logo.jpg

概念的交流和沟通是这样一点点收窄的。

所以我理解道德经的语义,至少会保证它:

一直在讨论同一个方面的问题每个概念在整个上下文中是流畅的

所以我不接受某些所谓“大家”,拿一句“夫佳兵者不祥之器”,就滔滔不绝说半天:“老子 这个人反战……”,什么乱七八糟的,还能不能好好聊天了?

现在看一个例子。在我这个翻译下面:

    :doc:`02.不尚贤`

有人做了这样一个表述:

.. 马王堆版里面是: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声人不仁,以百省为刍狗。天地之 间,其犹橐龠舆。虚而不屈,动而俞出。多闻数穷,不若守于中。感觉是在说, 天地就像这三种东西一样. 不去弄它, 它是什么样还是什么样, 顺着它的规律来 , 会得到很不错的效果. 要是瞎几把乱整, 根本达不到应有的效果, 还不如中规 中矩的顺着这些东西的规则来.风箱, 需要前后拉, 才是力量最大的, 左右拉, 斜拉效果差得很.竹管, 笛子之类的, 没吹对根本不出声音几个人抬东西, 小时 候家附近有个采石厂, 里面的人抬石头, 都是要喊号子的, 如果有人没按号子来 , 会非常重,很容易伤着人

版本问题我前面讨论过了,我不是太在乎,我们就用这里提供的版本来讨论。这位讨论者 说到:“风箱, 需要前后拉, 才是力量最大的, 左右拉, 斜拉效果差得很”,那我要问了: 老子其实提供了三个“实体”来表述他的概念:

前面的橐龠舆是什么意思,有很多边界,你可以随便理解(包括我可能会吧那个舆看做感 叹词),所以那位讨论者如何扩展都是可以的,随你玩。但玩完了以后,你告诉我,你扩 展的这些概念和第二个、第三个实体描述的事实具有共性吗?

No!

这我就认定是“过度理解”了。我看过不少的解读,其实都是这个问题,逮住一句就开始天 花乱坠,完全在说自己的东西了。这种手法,和相声《扒马褂》的模型其实没有什么区别 ,只是要说“圆”而已(《扒马褂》一般是说圆一个描述,其实多一两个描述它都是通不了 的。从这个角度看,可以看到道德经的描述其实几乎没有留下这个余地的)。说到底,你 已经认定“老子”必须正确了——拜托,老子到底借了几件马褂给你啊?

其实老子买不起马褂,你是要邀老子的名,已经离开道很远了。

(最后例牌补充一句,我们讨论的是事,不是人,请不要进行人身攻击)

.. vim: tw=78 fo+=m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