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心光明
前几天有一位和我讨论过一些心学问题的同事给我推荐了一本书,叫《心流——最优体验心 理学》,说这和心学的问题很像。我翻了一下目录,应该是一本讲心理学的书吧,我的书 单很长(最近在看的是《Pure Mathematics for Beginners》和《Tractatus Logico-Philosophicus》,从这里你也许可以看出我选书的取向是哪方面的),估计是没 有时间看这个领域了。但我给他反馈说:心学是逻辑,不是心理学的范畴。他也没有多问 ,说回去再看看书。
今天有时间,我把给他说的那个结论解释一下。
我们来讲故事。
有一天我在桥上散步,一个糟老头子把鞋丢到桥下了,让我帮他捡回来。我看他可怜,就 跑下去帮他捡上来了。结果他又丢下去了。我以为他手脚不麻利,又下去捡了一次,还给 他穿好了。刚要走,他又扔下去了,还让我捡。我心里勾勒了一下郑屠君把碎肉扔鲁达脸 上的场景,决定不揍这老不死,赶紧开溜。
第二天有权威人士告诉我,那老头是大名鼎鼎的黄太公。如果我当时帮他连捡三次鞋。他 就有几个亿要留给我。我就笑笑,感叹一番这个世界还有这么傻逼的富翁,除了拿这件事 跟别人喝酒吹牛的时候用用,当它没有发生。
这叫此心光明。
第三天我玩游戏,里面又有一个糟老头,把鞋扔到桥下,让主角帮他捡回来,这种编剧套 路,我可有经验了,当然连跑几次,顺利拿到剧情物品《太公兵法》,打开新的剧情,继 续玩下去了。(其实这个例子是不是游戏都无所谓,只是现实中这么傻逼的事情是在不太 可能,所以我就那游戏举个例子。这里其实很强调的是你对结果是怎么“信”的)
这还是叫此心光明。
我们的每个决策,都是算计,都有私欲,都有计算在里面。帮老头捡鞋,是因为我有时间 ,没有时间就不给他捡了,不揍这老头,是因为和派出所打交道不好处理,否则这鸟敢消 遣老子,——钵头大的拳头看过没有?……这些都是算计,不是心想怎么样。那些说担心自己 的心做坏事的,这么说也是算计,他们希望破坏规矩,获得好处,满足生理的,心理的愉 悦。他们更怕别人“学了心学”,拿走了他的好处……这些全都是私欲。
我们的决策,做出来,说出来,都是算计,都是私欲。为了让别人说你好,为了让自己身 体,心思愉悦,这些都是有目的的,这些都是私欲。除了这个之外,不是为了这些外部的 条件的成立,你仍想做的某种驱动力,那个才是心。私欲有收益,人都忙着要这些收益了 ,心想要什么,就没人关心了,这些人看不到心。
这就好像公路上车祸,地上倒了一大堆习惯,一堆人过去抢,抢了有没有用,道不道德, 都没空去想了。先抢回家再说——便宜不能不占,其他事情慢慢再说。这是很多人想问题的 方式,所以他们一辈子都被外界的“好处”占据了自己的思维。心,或者说自己到底想要什 么,他们就没有想过。这就叫被私欲盖住了心。
心学的心,不因为事情外界的因素而改变,是心本身。老头给你几个亿你就高兴了,不给 你就难受了。那是心吗?那是外部刺激而已。能被外部好处收买的怎么会是心之本体呢?
心学修的是心本身。心在遇到不同刺激的时候,都呈现出不同的态度,这些态度隐藏在各 种私欲的算计背后,你必须在逻辑上抛弃了那些私欲的算计,你才会计算出心的态度。这 好比一个质点,你要计算它的重力就要用弹簧秤去拉住它,但你拉住它的时候它就处于实 质的失重状态了(不是中学物理上的失重定义,而是说,它就不再向地球做重力加速运动 了),你不能用它现在的状态就认为这就是心了。我们看中的是在遇到事情的时候,心的 态度。算计是算计,算计的结果,心都是清清爽爽在旁边看着的。选对选错,于心无损。 就好像玩游戏的时候,不过都是剧情的推进,不限制一下你的难度,你怎么会玩这个游戏 呢?难道你随便动一下键盘,屏幕就打出“恭喜,你赢了”,你就会玩这个游戏?还是你动 一下鼠标,屏幕就打出“抱歉,你输了”,你会玩这个游戏?我不是告诉你玩游戏就能懂心 学哈,我是给你比喻,你心里的判断有一个部分不是来自外部的直接刺激的。给你一个亿 ,你当时肯定很高兴,但你这种高兴是持续不下去的,因为有钱,所以你要花,要炫耀, 要担心别人偷,你忙得很,为事情活着而已,哪里在为心活着呢?你是个应激反应器,还 在响应这个外界刺激呢。心在哪里?
心有无限的自由度,你要引导自己,看个爽文也能有当霸道总裁的快感,还不用背霸道总 裁的责任和后果,那何必去当霸道总裁呢?心里想想不就成了?
所以心是什么呢?心是所有逻辑中的原始战略目标。就好像我上一篇文档
(:doc:../软件构架设计/高级需求分析
)说到的,你做各种需求分析,逻辑分析,都
首先得有一个目标。但你决定做什么事情,这个原始目标是什么?有钱,有才,有名,身
体健康?这些称不上原始目标,它们都只是为了某个更大的目标驱动的而已。那那个更大
的目标是什么?这是一个理性的思考。不是你为了目的而强行定义的目标。它是一个客观
存在,活在你的决策链中的一个客观存在。但我们实际上也看到了,很多人做设计的时候
,连OR这样的“原始需求”都守不稳,看到一个新信息都被带偏过去了。那就更不要说在各
种私欲的控制下,看到这个其实非常明显的心的逻辑了。
心的光明,是你时时看到你的心判断。外部刺激是外部刺激,这种刺激各种理性思考以后 ,你最终判断和你的心的整体战略是否对得上。在一样的信息条件下,再让你选一次,你 还是那个选择。你对自己的本体要求清楚得很,所有的算计都是为了支持你这个本体的期 望。外部的得失都是帮助你对你的心看得更清楚而已。你任何时候都对自己的选择无怨无 悔,因为你在那个判断时刻,清楚知道你要什么,什么是你的算计,你算计了什么东西, 你知道你在其中要什么。所以它才是光明的。心不是一个独立的决策,心是所有决策中, 分离了算计以后,抽象出来的一个属性。这个属性没法用语言去表述的。但你这种分离的 能力会让你不被轻易被情绪和对于外界要素的变化所左右,你始终是你自己。你该去上学 ,不会因为捡到100块钱就要改条路就去买冰淇淋吃。你要上学就去上学了,冰淇淋是个负 担,你不是为这100块钱活着着的。你上学是为了出人头地,出人头地是为了父母的荣光, 这些都是外界刺激,外界刺激会使你行动,但你每个行动,你都知道它的终极目标是什么 。就好像你要去市中心,前面在修路,你绕一下路就好了,不影响你去市中心。因为这个 目标在支持着你,你不会在意眼前的困难,也不会在意眼前偏离。所以你才“此心光明”, 因为你知道你要什么。如果你连逻辑链的各种判断都分不清楚,天天在那里想我的心到底 要怎么样,我怎么能把它的本体挖出来,还要判断一下它“对不对”,“好不好”,你挖到的 全是私欲,你就不可能此心光明。
所以,心理学和心学其实是背道而驰的。心理学更多看到的是生理上的体验,是各种心理
上的物理限制,不是我们最终呈现的态度的高层逻辑。而心学是逻辑上的高层抽象。它不
是被诱导出来的。也不是被人本身的生理限制限制控制出来的。它是高层逻辑分离以后被
单独发现的逻辑,所以心学才强调所谓“诚其意”,这需要你这里提到的基于Pattern的逻辑
判断能力(:doc:../软件构架设计/高级需求分析
),如果你都分解不出各种逻辑,就
是想丢开其他逻辑求一个“心”的本体,你得到的永远都是私欲。
如果你非要争辩,说“我为什么非要找出这个独立的逻辑呢,我为什么非要听到心的想法呢 ?我一辈子被私欲左右有什么不可以呢?我这样很快乐。”,这没有任何问题,“为什么”这 件事情完全是心的自由度。而此心光明是因为我觉得它光明,是我,或者也有一群人,确 实因此觉得心安和充满目标和希望,如此而已。这就好像一眼看到一个姑娘,我就爱上了 她,我知道我爱她,这不需要你告诉我为什么。(但这个例子本身也会造成误会,因为单 纯这个各例本身,喜欢一个姑娘是有私欲要素在里面的,这里最多就是个比喻:喜欢这件 事,自己知道,没法给你说为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