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ayout: post title: 自己动手做一个Server酱·TurboMini版
一句话就能解决的问题也敢收费?<!--more-->
我以前经常使用Server酱给我推送日报,或者告诉我树莓派有没有正常启动之类的事情。之所以使用它是因为那个API还是挺方便的,而且我平时微信也用的多,能直接通过微信推送信息也挺不错的。
后来Server酱整了个什么Turbo版,不过我用普通版用的挺好就没怎么管。结果今天发了个什么通知,说他们的服务有可能要挂?我这个人最讨厌的就是服务不稳定,连个服务都整不稳定的人干脆别做服务了,做出来那不是害人嘛,像之前那个什么LeanCloud就不行,因此我还自己写了一个博客计数器。
然后我就看了看他们的Server酱·Turbo版,好家伙,还是收费的,8CNY/mo有点过分啊,也不过是调用微信接口还要花钱?看了之后我说不行,这个太贵了,我倒要看看这东西到底要花多少资源。
之前我就看他们吹,说自己月请求数5kw,我说这有啥,我花火学园每个月请求数要上亿,也花不了几个钱,5kw就敢出来吹?还敢开课?所以今天我就来看看这所谓的“配置略显复杂”到底有多复杂。
我看了下微信关于测试号的接口文档,看起来也没多复杂嘛,我估摸了一下,最多一句话就能搞定!然后就试着用PHP写了一下。
最终的代码如下:
<?php
$appid='appID';
$secret='appsecret';
$userid='微信号(OpenID)';
$template_id='模板ID';
$title='标题';
$content='内容';
file_get_contents('https://api.weixin.qq.com/cgi-bin/message/template/send?access_token='.json_decode(file_get_contents('https://api.weixin.qq.com/cgi-bin/token?grant_type=client_credential&appid='.$appid.'&secret='.$secret),true)['access_token'], false, stream_context_create(array('http' => array('method'=>'POST','header'=>"Content-Type: application/json;charset=utf-8",'content'=>'{"touser":"'.$userid.'","template_id":"'.$template_id.'","data":{"title": {"value":"'.$title.'"},"content": {"value":"'.$content.'"}}}'))));
写好之后测试了一下,效果还不错,和Server酱测试号的效果几乎一模一样,除了没有能点开的网页,当然要想搞也行,很简单,就插一个URL就可以了,如果你希望整些更多的特效,也可以去模板接口文档里面看。
关于限制方面的话也要比Server酱要好,理论上我的代码每天能发送2000次,主要是因为获取access_token的接口每天只能使用2000次,不过如果能缓存access_token的话理论上每天能发送100000次,要比垃圾Server酱的1000次好得多。
我写的代码是兼容Server酱的,所以跟着他们的配置指南也可以直接用,不过有人可能连Server酱是啥都不知道,我也不给他们引流了,免得浪费他们珍贵的服务器资源。
要做的事情很简单,首先打开申请页面,然后扫码登录,成功之后就能看到测试号管理的页面了。
首先看到的是appID和appsecret,这样我们就已经获得了两个参数。另外两个的话就继续往下翻,找到测试号二维码,用微信扫描关注后就会出现自己的微信号,当然这个不是真正的微信号,相当于只是一个识别码,这样第三个参数也得到了。接下来是第四个参数,找到模板消息接口,点击新增测试模板,标题输入推送通知,或者你喜欢的啥都行,内容的话填:
{% raw %}{{title.DATA}}
{{content.DATA}}{% endraw %}
之所以这样填是为了兼容Server酱,当然也可以自己改代码然后填别的也行。不过如果不想改代码在末尾加个签名也没有问题,比如说这样:
{% raw %}{{title.DATA}}
{{content.DATA}}{% endraw %}
--By Mayx
这样第四个参数模板ID我们也得到了,这样上面的代码应该可以正常使用了。
需要注意的一点是由于莫名其妙的原因,有可能扫码后第一次得到的appsecret是错的,如果代码不能正常工作,可以刷新测试号管理的页面看看有没有变化,如果有就输入最新的appsecret。
我觉得作为开发者,这种简单的小活就自己干吧,没必要给所谓不赞助就不能用功能的开发者给钱,我觉得既然叫赞助,就不能有差别待遇,不然这就叫做收费,就是商业行为,不要用赞助这种词给自己的资本家行为贴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