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tle: 群晖 NAS 折腾小记 description: 200G 的 iCloud 的储存(21 元/月)已经不够用了,只能升级到 2T(68 元/月),5 年下来价格是 4080 元,也就是 2 块 2T SSD 的价格,想想还不如在家搭建一个 NAS,但是呢,便捷性又不够,还得自己各种折腾,考虑网络、稳定性和数据安全等各种问题。这是一条来自 2... author: 小胡子哥 from: 语雀 fromUrl: https://www.yuque.com/barretlee/thinking/rvls1e tags:
200G 的 iCloud 的储存(21 元/月)已经不够用了,只能升级到 2T(68 元/月),5 年下来价格是 4080 元,也就是 2 块 2T SSD 的价格,想想还不如在家搭建一个 NAS,但是呢,便捷性又不够,还得自己各种折腾,考虑网络、稳定性和数据安全等各种问题。
这是一条来自 2020.09.26 的微博,由于家里长期一台配置还比较高的闲置 Mac Pro 挂机,在要不要再搞一台 NAS 这件事情上犹豫了很久,最后决定还是趁着国庆假期折腾一番:
十一假期准备折腾下 NAS,看了一些文章,还是有几个问题想问问有经验的朋友,我的需求大概是这样的:
估摸着需要一个可拓展内存位、CPU 较强、盘位多的 NAS,有推荐的选项么,能耗如何?耐久性如何?噪声如何?相比直接一台 MBP(家有闲置) 通过 USB 连大硬盘最大的差异是啥?
NAS 的全称是 Network attached Storage,网络附属储存,它被创造出来就是为了解决数据储存问题的,围绕数据储存从速度、安全性、性能和能耗等各个方面优化产品,并且针对不同用户场景提供了超级丰富的个性化配置,所以你搜一个群晖,能看到一大堆的型号,玲琅满目。
几乎 90% 的人都建议我不要在 NAS 上跑虚拟机和 Docker,也有同学给出了数据,4c16g 最多也就跑一个虚拟机和十来个 Docker 服务,我找了下群晖的产品,配置达到 4 核 16g 内存的产品,加上几块磁盘,价格随随便便上万,若真的期望储存和 CPU 都满足我的需求,怎么也得 6c32g,光群晖裸机的价格就得一万二,如果再考虑安全性,搞一个 raid5,一万大几的预算就没了。作为玩具,似乎没啥必要,最后退而求其次买了个稍微便宜点的:
倒不是说不建议花一两万,而是有更好的配置方案,让计算跟储存分离,配置一台 2u 的服务器,控制在七千的预算便可以获得 64g 内存以及 i3 甚至更高配的 CPU,然后加一个 4~6 盘位的群晖,价格也能控制到一万以内,如果需求没那么刚,还可以降低配置,将成本控制到七八千。我为了省事儿,也懒得折腾服务器,就选购了8G 内存的 920+,配置了 3 个盘位,足够我用好几年了。
如果是计算和储存分离,我可能会更加倾向 QNAP 了,与群晖相同价格的机器,配置会好不少。从操作系统的体验上,群晖会更加亲民,不过像我这种每天跟命令行打交道的人,UI 就无所谓了。
当然,选择 920+ 和 3 块酷狼盘也是有其他理由的:
大学就吃过硬盘的亏,两个 500G 的硬盘全坏了,现在想想,真的可惜了那上百 G 的种子🦜
所以 NAS 方案,我是肯定不会选 raid 0 的,而 raid 1 最起码得 10T 以上的盘才够用,价格高不说,再多盘位也没用,raid 6 费两块盘,安全性是多了,但是性能也下去了,综合考虑还是选了 raid 5。
raid 5 方案至少需要 3 块盘才能配,群晖的 plus 系列 220+ 和 720+ 就排除了,默认都是两盘位,420+ 可以满足需求,但是考虑到未来磁盘可能不够用的情况,还是选了可拓展的 920+。
红盘的坏盘率有点高,口碑也不好,希捷两类硬盘,酷狼盘和企业盘,后者质保更长,但是噪声略大,最后还是选了 3块 8T 的酷狼,不够了再加。
NAS 组 raid 5 有不少朋友反馈,风险也挺大的,一般我们的硬盘都是同时间购买,使用寿命也差不多,这就容易在几年后出现多块盘稳定性同时不够的情况,当一块盘坏掉,在利用其它几块盘恢复这块的时候,其它几块盘的负载也就上去了,这个时候很可能出现雪崩问题。
我想了一下,有几个方案可以适当缓解问题,一个是增加盘位,让更多的盘一起扛负载,另外一个就是让盘的大小稍微偏小一些,比如购买 6TB 甚至 4TB 的盘,恢复速度更快。硬盘的寿命一般在 3~5 年,真正能抗 10 年的怕是不多,未来硬盘的价格还会持续下降,每隔 2~3 换一两块磁盘的必要性还是比较大的。
为了兼顾数据的读取速度和稳定性,也考虑到后期增加盘位时硬盘大小不一致带来的浪费问题,给群晖 NAS 配置了 SHR 储存方案。SHR 是对 raid1 和 raid5 的组合实现,详细研究了下这两种储存技术的实现原理:
对于 raid5,了解它可以阅读这篇文章,本质是利用异或运算做数据的奇偶校验,奇偶检验可以甄别 1 byte 数据的异常问题,它无法具体知道是哪 1 byte,但由于硬盘损坏具备位置确定性,利用这一点就可以很轻松地利用正常数据恢复异常盘位数据了。 raid5 损坏超过两块盘数据就不可恢复来,因此盘位越多,同时损坏多块盘的概率也就越大,可以说 3 块盘的 raid5 安全性从概率上来讲应该是最高的了。
raid1 是数据的 1:1 备份,SHR 是以最小盘容量为基准在做完 raid5 以后,剩下的两块储存会做 raid1,最后一块盘上多出来的空间会废弃。关于 raid1,这篇文章解释的还比较详细,raid1 的特点就是数据写入较慢,比 raid5 要慢很多,但是 raid1 的储存空间在硬盘储存前期是不会被用到的,因为需要先将 raid5 的空间存满。
SHR 虽然可以提升硬盘的空间利用率,但是一旦出故障,恢复起来的难度也会稍微高一些,首先需要找到所有盘上 raid5 和 raid1 的扇区分区位置,然后需要对应地通过不同的算法来恢复数据,当然,成本也不算特别高,至少出现问题,拿着专业的数据恢复工具,我还是有信心可以恢复原始数据的。
我一直担心断电对磁盘和数据一致性的影响,恰巧在购买群晖的第二周,小区断电一次,当时心里慌慌的,感觉弄好的配置啥的会因为断电,导致数据丢失,配置异常,甚至开不了机,大约半小时电力恢复以后,长按开机键,等待绿灯闪烁,打开群晖的 Web 界面,果然……还是自己想多了,一点事儿没有-_-||
之前在团队周会分享的时候有详细介绍过对 NAS 的选购、数据方案和软件介绍,但那个时候我对群晖只能说知道个皮毛,也就是把 Virtual Machine 跑了起来,把它当做了一个云盘工具,买回来折腾了三五天以后,就挂机闲置了半年,直到近期在重新整理个人数据的时候,又重新把这个大玩具捡了起来。
群晖的套件中心提供了非常多的应用,基本可以满足日常的数据管理需求:
将内网的服务暴露到公网的方案非常多,路由层可以做,NAS 层也可以做,我使用的是 Dnspod 提供的 DNS 解析服务,以及腾讯云提供的免费 SSL 证书,在云上申请好证书,然后下载下来,在 控制面板 > 安全性 > 证书
初可以完成证书的上传和配置。
在群晖上折腾最多的,还是 SSH 上去后,通过命令行安装软件,如何将服务暴露到外网,就拿 MariaDB 来说,首先需要去 /var/packages/MariaDB10/etc
增加 my.cnf
文件,并修改配置,
bind-address = 0.0.0.0然后重启应用, sudo /usr/syno/bin/synopkg restart MariaDB10这个时候就可以在外网直接访问 DB 访问了: mysql -u root -h nas_domain.com -P 3307在陌生的系统中寻找各种配置真的是一件十分费劲的事情,网上找半天才能找到相关的问题,这里还是比较推荐去 Synology 的官网找资料,十分全面且基本准确。
研究 NAS 的时候发现了一个有意思的软件,VirtualHere,通过它可以远程访问安装了 VirtualHere Server 的终端上的所有外接 USB 设备,而本地只需要安装一个 VirtualHere Client 就行了,使用起来十分便捷。其使用效果如同 USB 设备直接插在了本地终端的 USB 接口上,几乎没有区别,IO 速度会受网速影响,但如果是在同一个局域网,影响也是可以忽略的。
其原理是通过串口编程,在 Client 和 Server 之间实现了全部串口通讯协议,通过 Client 将指令传达到 Server 然后转发到 USB 串口。不过这个软件略贵,需要 50 美刀,家里的打印机、扫描仪等任何可以通过 USB 接入的设备都可以直接通过 VirtualHere 接入到网络,然后无缝对接到任何终端(Mac/Linux/Windows)上,就好像这些设备在你身边一样。
对比了下几款同类软件,USB Network Gate 是功能最全面的,但是价格也更高,需要 150 美刀,如果有相似需求,可以尝试下 VirtualHere,在受限情况下(一次只能共享一个 USB)可免费试用 10 天。
稍微研究了下它的签名策略,拿到 VirtualHere Server 所在终端的串口+硬件信息,然后将这些信息提交到它的官网,付完钱会把密钥发到你的邮箱,之后的 Client 和 Server 交互就跟它的官网没啥关系了。也就是说 Server 自己实现了整个解码逻辑。网上搜了下,果然有人把 VirtualHere 的汇编代码搬了出来,注释掉解码的逻辑就可以长期使用了。非完全破解,仅破解思路文章 ,请购买正版。
如果家里设备比较多,路由器配置又比较一般,在网络流量比较大的时候,很可能会导致整个局域网通讯都处在半瘫痪状态,你可以跑过去重启下路由器,当然也可以考虑换一个一两千的高配路由,我最近还学了个其它的方法,安装软路由来解决问题,大致步骤是:
可以买一台便宜的工控机专门运行软路由,如果家里有 NAS 的话,也可以将软路由跑在 NAS 上的虚拟机上。
只不过这里有个问题,假设软路由所在机器的网口和交换机(路由器)网口都是千兆,并且你的设备都是通过交换机上网,一旦有终端跑满从交换机到软路由的千兆带宽(高速 BT 或者大文件拷贝),那么其他终端接入网络就会出现塞车问题,怎么解呢?一般工控机和 NAS 都有双网卡,可以考虑再拉一根网线从软路由到交换机,这样软路由就可以输出两千兆的带宽到交换机了。
我在虚拟机上安装了两个系统,一个是 LEDE,另外一个是 Window7。上面说的软路由就是图中安装 LEDE。之所以会安装一个 Win7 系统,是偶尔需要用到招行香港银行的专业版交易工具,它只支持 Windows 系统。Virtual Machine 有一个好处,当你启动好系统以后,可以通过 Web 浏览器远程打开,这对我来说真是太方便了,利用 VirtualHere 还可以将 USB Key 随时分享给远程的 Windows 系统,十分便捷。
唯一的缺点就是 Windows 对内存和 CPU 的消耗太大了,每次为了打开这个远程系统,我都需要先去 NAS 上关闭几个略占内存的应用,比如 Plex、Docker-gitlab 等等。
之所以近期去折腾 NAS,也是想起来之前给孩子记录生活的博客系统,由于之前在阿里云购买的机器到期未续费,博客停更了两年,看到群晖上可以部署 Nginx 和 Apache,认认真真的折腾了好几个晚上,把几乎所有你想得到的和想不到的坑都踩完了,然后把之前的那份 wordpress.tar.gz
重新部署到了私有数据中心:
目前运行起来还是非常稳定的,修复了几个 WordPress 发布慢的 bug。
关于系统和软件部分,省略了几万字,折腾的过程中遇到的问题非常多,但大多数都是命令行操作时遇到的,为了让所有对外的服务都是 HTTPS 的,并且增加几道安全防火墙,不得不把系统研究得透透的。
总的来说,目前的 NAS 已经可以满足我的基本需要和进阶需要了,而且在折腾和学习的过程中,还养成了把自己做的各种程序封装成 Docker 应用的习惯,也摸索了一些比较有意思的实践,后续有空可以聊聊,今天先到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