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tle: 为何要培养听专辑的习惯与能力? layout: default tags: [读书,卡片] pinned: false
笨方法学习周报是我使用笨方法学习的卡片汇总,笨方法四词概之「坚毅、认真、科学、模仿」,平日逐条首发「笨方法学写作」知识星球,每周汇总部分在此,欢迎订阅。本期编号【2019/02W】,总 35 期。
最近在看两本书,一本书是 Tim Ferriss 的《巨人的工具》,另一本是梁文道的《噪音》,这两本书都恰好提到了音乐。
《巨人的工具》提到:很多创造者有为集中精神而单曲循环某首歌的习惯。想起曾几何时,自己会下完班洗完澡在深夜时刻戴上耳机打开贝九,74 分钟过去,刚好一篇文章完成。
《噪音》中说:音乐家创作音乐,本来就是以一首为单位的,唱片公司为「捆绑销售」就打包十多首歌一起做成专辑卖,但有志气的音乐人会想办法利用这种商业限制,把它转化成创作的前提,把歌曲的顺序排列得有意义一点,使一张专辑变成一出有节奏有韵律起伏合宜的戏剧。
读到这里,才蓦然发现自己失去那种完整聆听完一张专辑的能力(高中听卡带才不得不听专辑),最近自己听音乐完全是排行榜驱动,打开虾米跟随大众口味,自以为潮流,殊不知杂乱无章,失去了自我——看看自己的豆瓣音乐页面就知道了,自己从未敢标注过任何一张专辑是「听过」。
一张好的音乐专辑往往凝聚一群创作人(包括作词、作曲、演唱者、监制)的心血,主题经过推敲,封面经过考量、内容经过排序、歌词经过雕琢……花费无数时间和精力,才能打造出来,自己若是只听过流量最大一两首主打歌,就只能与一两首歌的流行与旋律符合,却无法与整张专辑的主题共震,甚为可惜。
为什么自己忽然会有这样的感想呢?起因是自己某天听到陈奕迅的《阿猫阿狗》,细品味歌词觉得它与陈奕迅的另一首歌《浮夸》很像很像,随后马上发了一条朋友圈:「听懂了《阿猫阿狗》,你就可能听懂了《浮夸》。有趣的是,前者作词是林夕,后者是黄伟文。」
然后又看到了这样这几条评论。
随后又把这首歌所在的专辑《The Key》细细听了一遍,把评论翻了一遍,大千世界,无尽慨叹,无可奈何。
音乐不止是有流行情歌,也不止是有排行榜歌单,以往的听歌习惯是要改一改了,我想重新培养自己听专辑的能力:
1)先选好个专辑,流行也好,古典也好,实在不知怎么选就在豆瓣选 8.5 分以上的专辑;
2)好好听,至少听三遍;
3)听完看看豆瓣上的专辑评论,再点个「听过」,写上两三句点评,就已经算是听专辑习惯起步了。
听完《阿猫阿狗》,最适合读《资治通鉴》。因为读完你会想知道,你是在想在千年历史洪流做无名的阿猫阿狗,还是想在后人传诵的历史文本留下浓重的一笔?
那么,《通鉴》该怎么读?
大多数人高中之后已不读古文,我也不例外,一开始读自然各种读不顺,自然要找一版白话文来辅助读——自己曾试过直接读胡三省的注释版,无奈注释太多,影响观感,放弃。
现在的做法是:
1)先下载一本纯文言文无注释的《通鉴》,放在 Kindle ,自己先大略读一段,默默记下读不懂的句子。
2)再下载一本纯白话本的《通鉴》(我用的是柏杨版),放在 iPad,对照白话文,刻意读那些刚刚读不懂的句子,来回反复对照。
3)回头再读一遍文言文,读懂了再继续读下一段。
因为这样对照读,两本纸质书拿起很累且很不方便,更重要的是,这样读纸质书需要很强的仪式感,容易给自己设定障碍,预想不会长久,中途而废,换成电子设备读,随时可以读。
两个设备是非必须的,如果你有一台 iPad Pro,就可以分屏阅读,一边是文言文,一边是纯白话文,对照阅读,但是如果你没有,就知道将手头的设备灵活运用起来,你可以用 Kindle + iPad,也可以用手机+ Kindle……
我读《通鉴》最大动因是学习古典中文写作简洁优雅之美,不读古文我怎么能学习到?
这样读起来是不是很慢?
是的,前期会很慢,但我觉得一旦习惯且熟悉古文的写作风格及语义,后期可以完全脱离白话文来读。而且,既然已经知道自己会花 5 到 10 年的时间来读这本书的话,读慢一点也没什么问题。
2018 年读书总结:赐我理由,再披甲上阵 2017 年读书总结:笨拙的人往往有奇迹 什么是笨方法? 致股东信 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