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tle: 家的基本02:看过50+本装修书,仅推荐这10本(上) layout: default tags: [读书,卡片] pinned: false
原文:
家的基本02:看过50+本装修书,仅推荐这10本(上) | Revue
http://newsletter.hardwaylab.com/issues/02-50-10-1332667
楼后 1000 天,读过 50+ 本装修书,仅推荐这 10 本。
小白搞装修,强烈建议按顺序,由浅入深阅读,让你装修少走弯路,快速从不懂搞到略懂,尽量少踩坑。
我是 2020 年购买的毛坯,交付户型问题多多,曾无数次盯着户型图而没有办法,2022 年读完书中红蓝线理论之后,仿佛打通任督二脉,感觉这两年多的迟迟没有开始装修,就是在等待这一刻,赶紧拿起铅笔连夜在户型图划出了自己的构想。
作者逯薇本来是万科住宅设计师,参与过 20 万套以上住宅设计,所以尤其懂得中国人对住宅的需求,逯薇的所有书都是手绘漫画风格,轻松活泼、显浅易懂、实用性强、装修必读书。相比其他布满抽象户型图与施工图的书,这本书更适合普通人阅读,快的话,一两个小时就可以翻完
这本书是她的第四本书,这本书的前半部分讲述如何将商品房做到显大与增加家庭构思交流,是为本书的核心,适合所有购置毛坯房或者对精装不满意的读者改变默认户型使用。
个人以为,这一本《小家大变局》已打败以往三本《小家越住越大》,能把复杂的事情说简单真是一种能力,不断超越自己把过去的自己打败也是一种能力,能让不懂装修的人轻易懂得装修更是一种能力。
装修与住宅风格是技术,是技术就会过时,所以,我建议读《小家,越住越大》系列时,从新到旧开始看。这样一套书看下来,你会渐渐远离那些装修公司或全屋定制的样本间,而会有无限自信,会根据自己的生活需求来把控住宅设计的每个小细节。
毕竟,自己买下的房子,自己可能要住上一辈子的房子,不能太将就。与其说这套书是一套装修的常识书,更不如说给自己机会营造一种新生活方式的书。
其实,这套书无论是否买房或装修都值得看,皆因书中的知识,我视之为家的常识。
你在抖音、小红书、好好住等 App 看到的,几乎都是装修的局部技巧,例如如何设计浴室、主卧、飘窗等,这种偏实用性的技巧往往会把人带偏,以为收藏几个小视频,然后告诉装修公司将这些拼接起来就是满意的房屋,殊不知这样设计结果往往是四不像。
如果你想从头到尾了解一个人是如何设计自己房子的,如何花心思投入自己的房子的,不如老老实实看上一个作者写的,从头到尾跟踪,将各种细节毫无保留分享出来的书。
此书作者叶怡兰,专业本是居家设计,在旅行多国看过无数住宅与旅馆之后,决定重新改造自己的房屋,于是花了大心思请来著名设计师,重新根据需求设计,改造一年 ,并住上过两三年,才负责任地将这个装修过程完整写下来。
而且,这本书讲的不仅仅是装修本书,更多的是对于家的细节思考,而这些思考分享都深得我心。
家是生活的容器,把欲望与妥协都装进去,家都能容纳进去,这才是家。
不得不承认,日本人生活方式,是比较适合中国人审美的,他们对生活细致入微的观察令人惊叹。这本书是为「无印良品的生活方式」丛书之一,重点展现 18 种居住方式,其中包括作家、科学家、建筑师、编辑、音乐家等,再穿插无印良品设计的住宅谈话,让你重新看待住宅与生活方式。
书中这样说:
任何人或学校都无法教给我们自己居所的建造方式,个人住所的制造方法。我们也许可以借鉴前人的作品,但这些作品却未必能适用于我们现在的状况。重要的是,不要一开始就设定好一切,而是在岁月中让家中的一切为人而改变。
拆掉所有地板和墙壁,将一切归零也许需要一点决心。但是与此同时,只属于我们自己的生活构想又会在那里得以实现。
重新铺设地板,斟酌墙壁的材料,决定照明的质量,选择适合自己生活的厨房,逐一体验不同水龙头的使用感觉。通过亲自挑选每一张椅子,每一块毛巾,我们能将住所打造成一个完全贴合自己生活方式的地方。
学霸的家究竟有何特别之处?学霸父母究竟为孩子做出那些利于学习的环境?
作者找到了 200 个孩子考上名牌初中的家庭,登门参观,采访了孩子和家长,深入了解他们的实际生活。
最后采取通俗易懂、图文并茂的方式,对孩子成功考上名校的11个案例家庭作出介绍,为各位读者详细分析家庭内部空间设置对孩子学习习惯的影响
最终给出的答案是:最好的学区房,就是自己家中的学区。
很多家长贡献出全家采光条件最好的房间,刻意让孩子一个人在里面闷头学习,但这样做,只会培养出孤僻的孩子。
聪明的孩子往往不会在自己的房间里,而是选择家中让自己感到最舒服的地方学习,这些地方往往是客厅、厨房、书房、庭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