仓库源文站点原文


title: 靠谱的人生指南:万花筒策略 layout: default tags: [西蒙,万花筒策略] pinned: false

blog_post: true

研三即将毕业的你,收到了两份 offer :一来自实习过的科技公司,公司同事优秀,老板不错,培训制度完善;二是来自申请多次的学校,学校不错,研究方向也正是你要的。此时的你犹豫,因为你虽在厌倦校园生活,但早已习惯,父母也比较倾向继续读书,同时你也明白进入快发展的科技公司,才会让自己快速成长,但未来不可知,该如何选择?

刚到深圳工作的你,开始喜欢上一线城市的生活,觉得这里公平,可以发挥能力,创造价值,但此时,你的家人却叫你回三线的家乡参加考试,回国企上班谋一份稳定的工作,你想继续在城市学习成长,但也不愿与父母疏远,你心里很矛盾,该怎么应对?

刚进入创业公司工作的你,正有一个困扰:你不确定是否再有精力加入一个全球性组织担任志愿者。正职工作有挑战性,需要全身投入,而志愿者的组织结构虽好,但协作方式与公司的大大不同,你觉得需分配大量时间才能适应,你该如何衡量?

在人生迷宫的分岔路口,你会困惑,你期盼有一份人生选择指南,帮助自己作出决定。

就算是获得过诺贝尔奖的赫伯特·亚历山大·西蒙(Herbert Alexander Simon)也不例外。

西蒙的迷宫

西蒙一生游走在不同迷宫。他大学时先是在政治学迷宫探索,毕业后转移至管理行为迷宫,后来拓展研究与科学政治学迷宫,最后将余生奉献给了计算机科学与心理学迷宫。63 岁的他凭「经济组织内的决策过程进行的开创性的研究」获诺贝尔经济学奖,一生获得 9 个博士学位。

他曾经这样说过:「我是个科学家,但涉及许多学科。我在许多迷宫探索过,然而它们并不是连成一个迷宫。我不想把我的一生写成单一的统一体。」……「我对迷宫着迷的原因是我一直想观察人们在面临岔道时的行为以及背后的逻辑。

他在自传《我生活的种种模式》也提过:

我在生活道理的迷宫中遇到过许多分岔,我时而向右拐,而是向左拐……我把生活描绘得像迷宫一样,并不意味着我曾作过大量精心思考过的痛苦的决定,去沿着某一个方向走。相反,我只作过极少的决定。使我走上我所走过的特定道路是对机会和环境的明确反应,而不是经过研究的决定。

由此可知,西蒙人生空间并不是一个大迷宫,而是多个小迷宫,多个小迷宫均抵达一定深度。

但你可能好奇,如何能在迷宫中游走还能抵达一定深度?如何在遇上迷宫分岔时还可以做出「明确反应」?

因为西蒙有秘密武器——「有限理性」。

所谓有限理性是指:你的理性(精力)有限,你永远不可能得出最优的决定,所以你只能做出满意的决定。

也就是说,在迷宫中,你的时间与精力已决定你的探索程度,你永不可能完整探索迷宫再作决定,而只能根据当时的机会与环境判定,选择满意的路线。

如何选出满意的路线?

美国哈佛大学院士劳拉·纳什(Laura Nash)和霍华德·史蒂文逊(Howard Stevenson)观察采访了 60 多个成功人士,调查了 90 多个高管,进行几十个模型测试,最终发现一个「令人满意」的人生选择策略——万花筒策略

万花筒策略将满意分成四个最基本的要素,其策略核心就是维护这四个要素的平衡:

如果你去知乎去搜索「满意」,你可能会发现这些令人满意的事情的确是达到了以上四要素的平衡

有的是充满故事的一张照片、有的是完成某个小朋友的愿望、有的是遇上了一生中的最爱、有的是刚生下的可爱宝宝、有的是一场不期而遇的旅行、有的是自己发表的第一篇文章……

而你平时所遇所见的苦恼或不满,皆来自四个要素的失衡。例如过于追求成就而成为别人眼中的工作狂,顾不上家庭,虽解决了工作问题,但家人相处时间渐少,同时也就失去了快乐与意义;例如为了照顾家庭,辞去工作,虽然感觉家庭稳定了,但是内心缺乏了向上的动力,能力与成就无法挂钩,就感觉到了空虚。

那么,如何维护满意四要素的平衡呢?可以尝试以下两种方法:

一、合理分类。每个活动的快乐、成就、意义和传承占比不均,合理配置期待会更你更满意。如果你期待在工作中寻找快乐,那满意率就可能会低;但如果你期待在逛博物馆中寻找传承与意义,那满意率就会提高。所以明晰活动中的期望,合理分类,并因地制宜地制定最合适的方案实现,你如何对待人生,人生也如何对待你。

多重活动组合:如果工作仅仅给你带来成就,你可以考虑在八小时之外参与其他活动,已补充其他因素的不足,例如参加旅行带来快乐,参加社群传承知识,参加志愿活动赋予意义。

如何运用万花筒策略?

遵循以下三个小原则,会有助你更好地运用万花筒策略。

一、合理分类。每个活动的快乐、成就、意义和传承各自占比不均,所以你就需要对各类活动期待进行合理分类。如果你期待在工作中寻找快乐,那成功率就可能会低一点;但如果你期待在逛博物馆中寻找传承与意义,那就不一样了。所以明晰活动中的期望,合理分类,并因地制宜地制定最合适的方案去实现,这样你会更满意。

P.S. 此原则也是一个说服别人的小技巧,假如你明白对方在活动中的诉求,并灵活运作万花筒四要素去劝说对方,成功率更高。例如说如果你要说服朋友加入志愿团队,说服点明显集中是在快乐、意义和传承,而不是成就。

二、量力而为。既然万花筒策略要求的是要素均衡,那么再继续追求某一因素的极限就再无必要,所以你需要明白自己在快乐、成就、意义和传承这四个要素的极限,并能从容应对各种限度,将自己有限的精力集中于一点,做到一定程度的满意,然后放下,再去做满足其他要素的事情。

三、高屋建瓴。从纵向看,满意并不是一个活动、一个事件或者一个分水岭,满意是一个广义的持续发展的动态过程;从横向看,满意并不集中在某一个因素的极限,而是四个因素的集合平衡,所以,在设定目标上,单一目标不宜设定过高,而是将其分散在多个因素的小目标上,保持其动态平衡。

既然如此,那么文章最前面三个故事主角的困惑该如何解决?

这三个例子是发生在我身边朋友的真实故事,他们的做法如下,我认为他们的做法符合万花筒策略。

研三即将毕业的你,选择了科技公司。因为长期在校园生活,容易失去社会竞争比较,造成你的成就维度失衡,所以在科技公司工作更有助于你的潜力发挥,创造更多价值,带来更多快乐。

刚来到深圳工作的你,选择了继续留在深圳打拼。理由是为提高成就维度,但你为了维护家人关系,你开了一个公众号,一是随时更新动态,二写下自己的内心轨迹,让家人随时知道你的近况及内心思考,从而维护亲情及爱情关系。

正犹豫要不要参与志愿工作的你,选择了参与。在公司工作可能得到更多的是成就,而在志愿者组织,你得到的更多是快乐、意义与传承,原来的协作方式虽不能完全运用在志愿者组织,但你可能有极大的机会与更多优秀的人接触,已积攒的好习惯、好工具、好思想可能会影响更多的人,这才是成为志愿者的乐趣。

如何实操万花筒策略?

现在的你,不管有没有行走至人生迷宫,也可以试试万花筒策略,人生可能会更满意。

  1. 划分区域:模仿上图,自行粗略画出四个区域,分别代表快乐、成就、意义与传承的,其中,快乐代表内心满足,成就代表价值实现,意义代表亲密关系的积极影响,传承代表优秀行为思想的传播。
  2. 自由分配:在四个区域各写出可让快乐、成就、意义和传承最大化的活动,这些活动可以在公司、家庭、社群、志愿工作和个人事务中挑选。活动可以重复,可以是做过的,也可以是没有做过的,各列出四项,不足四项也没关系。
  3. 评估打分:分别这些列出的活动总体打分,打分标准:投入精力。
  4. 未来计划:检查四要素缺失的区域,思考填补,重新规划未来的行动规划。

践行参考

以下万花筒策略的践行实例可供你参考:

组合工作:丁健

丁健老师一直践行组合式工作:支薪工作、志愿事务、家庭事务、个人创作。他会随着生涯阶段的进展,在不同时间段,调整这四个部分的构成比例。建立这样的组合式结构,弹性地发展维护,可让自己的各种潜能最大化地发挥出来。

启示:万花筒四要素的综合平衡实践,当一项活动只能明显提高某个要素时,不妨将多参加活动达成平衡。具体可以看看丁健老师的践行记录《Oliver Ding:善用网络,助益生涯发展》《自由灵魂》

内在驱动:阳志平

阳志平老师说,「越凭兴趣去做的事,越容易取得预想不到的成就,如果一上来精打细算,奔着名利去,那么它也就是那么回事。」……「成年后,我最自豪的事情是始终坚持内在动机,自我决定。好奇,热情且独立地做自己喜欢的事十来年。出身小镇,初中毕业不考中专,数学奥赛保送;大学逃课,自修为主,拿个首届北京市挑战杯特等奖;放弃学术生涯,直接工作;工作第一年即注册公司,先兼职,后全职创业至今。」

启示:内在动机驱动更容易实现四要素平衡,实现起来略有挑战性。更多具体实践可查看《如何成为内在动机驱使的人?》《人生标准九》

以点带面:大妈

大妈乃是我见过社区建设最活跃的人,没有之一。大妈首先是通过自由软件社区,遇到了 Python,完成了技术进化,此后与社区结下各种缘:啄木鸟、CPyUG、蠎营、PyCon、GDG……得出体悟:无论是进入社区,成为管理员,成为社区主机系统管理员,成为社区列表管理员...一系列的各种资源/关系/人脉, 都不是求来的,而是自发推给你的。

启示:万花筒的四要素可单点突破,然后带动其他要素提升平衡。大妈的生涯可以看做是由成就(Python 编程)与传承(分享编程知识)带动快乐与意义。更多具体实践可查看《我是如何成为大妈的》

ChangeLog

本文使用卡片创作法写成

-The End-

六经注我

一个有高度竞争感的人生活很艰难。除非竞争是激烈而且公正的,否则他赢了也不会满足。

我劝我的研究生在做重大选择前,得有一种秘密武器在某种程度可助其成功。原因是我的学生只有掌握一些其他人所没有的知识或研究方法时才会得到第一。

——赫伯特·亚历山大·西蒙(Herbert Alexander Sim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