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是对 2025 年 6 月至 7 月的记录与思考。
<!--more-->7 月 7 号我结束了最后的重修考试,然后立刻便回了家,没办法,实在太想家,今年只有过年那十天回家了。今年回家是在兰州中川机场转机的,快到的时候,从飞机上望下去,敦煌这边是一片平坦,和四川遍地大山对比还是很明显的。
到家之后我哥请客吃火锅,哎其实还是有些哭笑不得,在四川动不动就是吃火锅🤣让我很意外的是,近两年我在敦煌吃的火锅感觉并不比四川的差多少,印象中在我高中和大一的时候,在敦煌吃的火锅还是多数半成品,很少有鲜切牛肉之类的,不管是自助还是点菜都是如此,想来这两年口味提升了实在不少。
回家帮老爹做了几天事,在乡下逛了逛,发现很多地方和我小时候记忆中的都不太一样了,道路修整了,草也长高了。那几天跟我爸那一辈的一些亲戚邻居聊天,都在说,等他们这一辈人老了之后,这里估计就没什么人了,年轻人基本上没有几个回去的,更别提去种地了。不过,乡下的环境还是很好的,也没有那么热。
之后就开始带娃了(我侄子,升五年级),每天的生活也是枯燥且规律,每天给他做饭,规定每天要写的作业,有空就和他打打王者荣耀,带他出去转转这样,每天他出去上补习班的时候我就讲讲考研辅导,然后去健健身什么的。突然有点恍惚,好像很久没有这样悠闲松弛了。
很久没有动手做饭了,会做的菜也就那几样🤣也老是懒得去学新的,就做我们俩爱吃的,反正也饿不着。
有时候不想做饭就去下馆子,在敦煌,我最喜欢吃的就是面食,在四川很少能吃到正宗的手工面条,多数都是机器面条,总觉得不如拉面好吃,最近也吃了不少面,什么牛肉面、炒炮仗、过油肉拌面 ... 抓紧机会吃了,回成都就吃不到了😊
前段时间和朋友去了鸣沙山看星空演唱会,据说万人大合唱,很壮观,我去的这天没有明星乐队来,所以并没有网上视频上那么火热,不过也还是挺好玩的,音响放音乐,然后投影把歌词投在鸣沙山山头上,全场一直合唱,还是很有意思的,如果来旅游的朋友很建议去,不过门票似乎不便宜(本地人免费😁),而且人巨多,检票就排了半个多小时。哦对,记得戴口罩,如果沙子扬起来还是有点难受。这里我拍的不是很清楚。
主持人也很会带动气氛,现场非常嗨。只是到了活动尾声,主持人忙着在广播里帮家长找孩子,没空领唱了,这个小插曲也让人忍俊不禁。后面还有无人机灯光秀,也挺好看的,展示了一些敦煌比较有特色的东西。
最近《南京照相馆》这部电影比较火,我哥点名要我带小孩去看,昨天去看了,它取材于真实历史事件:1938 年 1 月的南京城,在估衣廊华东照相馆的暗房里,15 岁的学徒罗瑾冲洗日军胶卷时,意外发现了记录日军暴行的画面。 这个少年冒着生命危险,秘密加印了这些触目惊心的画面,精选 16 张制成相册,与爱国青年吴旋共同守护这份铁证。
在那个年代,照片记录的都是人生最值得留念的时刻,一张照片往往承载着一个家族的记忆。这部片子角色塑造的都挺好的,表现了一些法西斯的残忍狡猾,但也没有过度卖惨和表现女性屈辱,我就怕变成血浆片和用力过猛,这电影是有调动我一些反日情绪的,像《八佰》这种也还行,但都没这部能调动反日,更准确说是反法西斯意识,以及爱国民族主义情绪。稍显遗憾的是,影片中有两处情感升华的转折处理得有些生硬,让我觉得很尴尬,刘昊然上一部电影《唐探 1900》也是这个问题,抛开这个小问题,这部影片是很好很推荐的。
说起来也搞笑,我哥要求小孩看完之后写 600 字观后感,小孩立马不想看了,看到一半就想跑路,被我硬拉着看,结果最后不仅看入神了,甚至抱着我哭了。
今天早上在 YouTube 上看到一个视频 十年过去,Win10 都有什么变化?万字解析 Win10 发展史,猛然发现,今年 Windows10 要停止支持了。记得我三年级第一次上微机课的时候,学校机房里的电脑还是 1GB 的 WindowsXP,初中的时候是 Windows7,高中的学校还是 WindowsXP。我家里的电脑是 13 年时候的,也一直是 Windows7,所以我一直对 Windows7 是保有极大好感的,它的 Aero 特效界面在当时看来既美观又流畅,而且资源占用也控制得很好,也很少出现不同版本的 UI 共存的现象(参考 Windows10 的控制面板),现在还有不少地方的电脑仍然是 Windows7。高二的时候,由于要上网课,我一直用我哥的 Windows10 笔记本,那是我第一次用 Windows10,也是从那时候开始到今天,Windows10 陪伴了我六年的时间,它的生命只有十年(2015 年发布),但是它陪我度过了最好的时光。虽然现在 LTSC 版本还能用几年,但是那终究是过去式了。
十年前,微软宣称,Windows10 将是最后一个 Windows 产品的大版本,他不会想到微软还会推出 Windows11,十年前的我也不会想到我会走到如今的道路上来。时间过去了这么久,我的身份也变了很多次,从小学生、初中生、高中生、大学生再到研究生,不过一直没变的,同时也让我感到庆幸的,是我对电子产品和计算机系统的真挚热爱并没有消失,反而因为我站的更高,我对它们的狂热只增不减,我也庆幸能够将自己的兴趣发展为事业所用。我始终觉得,能拥有一个发自内心的爱好是一件很棒很酷的事情,当困难来临的时候,它或许会成为一味解药。
最近老是在陪小朋友打王者荣耀,说句暴露年龄的话,王者荣耀我也玩了有十年了,我是初一的时候玩的,那个时候王者荣耀安装包才 200MB,KPL 都才第一届,梦泪一记韩信偷家是多少人的回忆,AG 超玩会两次亚军让得多少人遗憾不已 ... 以前还没有星耀段位,上王者是一件很难的事情,反观现在,列表里王者一大堆🤣
(找到一张 19 年的截图)
记得最初王者荣耀经常重做英雄是因为抄英雄联盟抄的太狠🤣版权原因不得不重做,宫本武藏大改了多少次还是强。那时候王者荣耀的建模并没有很精致,但能感觉到那时的每个英雄都设计得独具特色,辨识度很高,但是现在,很多英雄不仔细看我都分辨不出来,皮肤也是,建模水平很高,但是千篇一律,反而让人觉得没意思(也可能是因为长大了?)。顺便吐槽一句现在的匹配机制,什么样的牛鬼蛇神都有,小学生动不动就打字吵架🤣打着打着就让我绷不住了。我身边很多和我从小一起玩到现在的朋友都不怎么玩这个游戏了,只有一起开黑的时候才觉得有意思。遥想当年,初中的时候每周五回家放下书包拿起手机就去别人家门口,那时候乡下很少有人家里有 WIFI,一堆小孩子拿着手机坐在别人家门口蹭网打王者荣耀,打到手机没电才意犹未尽的回家,夏天还好说,冬天很多时候手冷的回家的时候都没法拿起钥匙开门😂我初中的时候心里总想着,要是家里有 WIFI,我有一部打游戏不卡的手机,那该是多么美好的事情啊,现在早就超出这个标准了,但是并没有觉得比以前快乐。可能这就是人生吧,你正在拥有青春,就不会刻意地去感受它,你会沉浸在青春里;如果你不再拥有青春,你一想到青春就会有无限的感受。
如果你坐下来静静观察,你会发现自己的心灵有多焦躁,如果你想平静下来,那情况只会更糟,但是时间久了之后总会平静下来,心里就会有空间让你聆听更加微妙的东西--这时候你的直觉就开始发展,你看事情就会更加透彻,也更能感受现实的环境。你的心灵逐渐平静下来,你的视界会极大地延伸。你能看到之前看不到的东西。这是一种修行,你必须不断练习。
记得那应该是初中的时候,我看了电影《史蒂夫·乔布斯》,从那以后,我便被乔布斯的偏执和对完美的极致追求深深吸引,将其视作偶像很久。最近读完他的传记,更是有种找到精神知己的共鸣。这不仅仅是一个企业家的故事,更是一个偏执的艺术家如何用科技作为画笔,重塑世界的故事。乔布斯曾说过:“一旦做到了简洁,你将无所不能。”,“大道至简”——这个在中国历史上流传了几千年的伟大哲思,居然让一个外国人给用到了极致。他所追求的“简洁”,和“只做好一件事”的 Unix 精神内核是完全一致的。它不是功能的堆砌,更不是肤浅的“少即是多”,而是经过深度思考后,对用户需求本质的精准提炼。是把庞大复杂的系统(就像 macOS 底层的 Darwin),通过一个优雅、直观且强大的图形界面呈现给你,让你感觉不到丝毫的滞涩。这种将万千复杂隐藏于无形之下的能力,才是简洁的最高境界。
传记里毫不避讳地展现了乔布斯混蛋、不近人情的一面。但在我看来,正是这种不容妥协的偏执,这种“现实扭曲力场”,才足以对抗一个产品、一个公司走向平庸的巨大惯性。在这个充斥着“差不多就行了”的世界里,他的存在本身就是一种对平庸的宣战。为了实现一个完美的圆角、一种理想的字体、一次无缝的体验,他可以逼疯所有人,包括他自己。这种精神洁癖,在旁人看来是疯狂,但在追求极致的道路上,却是不可或缺的燃料。
乔布斯的遗产,或许远不止是那些被放在博物馆中的产品。他真正留给世界的,是一种信念:一个拥有极致审美和坚定意志的个体,真的可以凭一己之力,让世界向他的设想弯曲。天才与疯子或许只有一线之隔,但敢于走上那条钢丝的人,本身就已足够迷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