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是对 2025 年 7 月至 9 月的记录与思考。
<!--more-->暑假和几个朋友去看了《浪浪山小妖怪》,感觉应该是暑期档最好看的电影了,真切地用最简单的动画表现了最深层次的意义,电影一开始,影院就充满了孩子们的欢笑声,但随着电影接近尾幕,孩童的笑声渐渐隐去,取而代之的是空气中大人微弱的、被压抑的抽泣。这个世界的善与恶,从来没有一条清晰的界线。故事颠覆了传统的认知,妖不一定就是邪恶的,而那些高高在上、代表着秩序的“好人”,也远非表面那般完美。四个小妖凭着一腔孤勇打败了黄眉怪,这本是值得赞颂的壮举,但在弥勒佛祖的宏大棋局中,却仅仅是“添了乱”。更令人心酸的是,他甚至都未曾在意过这些拼尽全力的小生命。小人物赌上性命换来的胜利,于大人物而言,竟真如尘埃般无足轻重。然而,即便现实如此,我依然想向每一个像小妖怪一样,勇敢开始、勇敢奋斗的平凡自己,致以最深的敬意。因为尽管微不足道,但那份拼搏本身,就已是生命最耀眼的光芒。而大圣最后的三根毫毛应该也是埋下了伏笔吧。

前几天在翠翠的文章 再赴一场盛夏:写给下一个五年 中看到一段话很有意思:
你的本质是一只智人。 你今生来到这个世界上,真正的主线目标只有一个:想办法找一个不会流失热量的栖息地,然后每天搞到 2000 大卡的热量进账。 剩下都是你自己探索的支线。
我们似乎总在无意识中夸大了个别选择的重要性,常常陷入‘一步走错,满盘皆输’的焦虑,但是实际转念一想并不是如此。考研时,我曾为‘考不上’的后果焦虑万分;可如今坐在工位上回望,才发觉‘考上了’也不过是回归平凡,生活仍在继续一样还是个普通人啊 ... 原来我们本可以更轻松地活着,原来那些辗转反侧的夜晚、那些对未来的过度担忧,也不过是在‘优秀线之上’的上下波动罢了。 一步步地向上只是为了追求那些我们并未经历过但被我们美化过的道路罢了。
很多时候我也在想,费那么大劲干啥?毕业了回老家找个几千块钱的工资混着,在爹妈的帮助下买房娶妻生子,平平淡淡地过完一生不是也很好吗?可能是我还有自己的追求,还是想追求那些看似伟大的人生吧。
暑假基本上都在带娃了,我家里人总是会很纳闷,我老爱欺负小孩,经常坑他的零花钱,还经常使唤他给我跑腿啥的,但是他就是喜欢跟着我后面跑😂我想可能他觉得有个能给他解答无数疑问、能陪他打打闹闹和带他打游戏的叔叔是一件很酷的事情吧😄
小孩子对未来还有大学其实都没什么概念,家里也没有人给他压力,说必须考多好,经历过的人估计都清楚了,如果你很卷,那一定会有人比你更卷,芸芸众生里,多少不凡崛起?相卷何太急啊~ 我跟他说,如果他能在高中毕业之前,找到自己喜欢并且能够值得自己终身努力去追求的兴趣爱好,那么他将会无比的幸运,不是说他以后可以混的有多好,而是不管在多么艰难和困苦的情况下,依然有一味解药能带着他始终屹立在波荡起伏之中。

说起来也很有趣,我哥与侄子的相处模式,和我与父亲之间的,像是两个时代的缩影,我和我爸属于很典型的中国式父子,父亲始终不苟言笑,总是很沉默,觉得要教育好儿子,为儿子考虑好以后,要操持着儿子买房、结婚、生子等等才算是合格的父亲。但是我哥他们就不太一样,似乎更处于一种平等的关系,沟通交流很多,很尊重孩子自己的想法,基本上属于是想做什么就去做,让他帮忙做个什么事情可能还要谈谈条件的那种,我哥有时候没有钱了还会去找我侄子要零花钱去应急🤣感觉我从小的时候就一直比较怕父亲和我哥,而且印象里我小的时候和父亲、哥哥并没有多少沟通,一般都是他们说什么我就去做什么,感觉多数时间里他们两个都始终板着个脸,也是长大了以后他们才会有什么事情和我商量。说这些也不是说家里人不好,只是觉得随着时代的变化,家庭关系也在不断变化吧,虽然我和我爸交流沟通不多,但是经常还是可以感受到他们的爱,上大学以后,我每次离开老家他们都会在门口陪我等着车来,然后眼看着我上车了之后再回去,以至于经常让我很心酸。哎,父亲老了,他们总说我是他们的骄傲,从小到大都是,事实上,那份深沉的父爱从未缺席,只是藏在了严格的管教与字里行间的劝诫里,以一种我们年少时无法读懂的方式,默默担忧着子女的未来。其实这又何尝不是父亲式的表达方式呢,他也许早已经表达了自己的爱意,只是我们并未察觉罢了。小的时候总是没什么感觉,长大了以后,父母头发慢慢白了才后知后觉,所以趁着还有时间,多多陪陪父母吧,整个假期我基本都带着侄子跟爸妈在一块,我知道这或许是他们最高兴的一段时间了。
终于还是到了开学的日子了,当第一天到宿舍的时候天塌了,这宿舍实在是破旧😭在这方面,川大望江校区确实有一种不容置疑的‘历史厚重感,不过其实也可以理解,川大望江校区在成都市中心了可以说是,在这地方搞这么大一块地也是不容易,每天多去下工位,少待宿舍安慰下自己了🤣(为川大招生着想,就不放出来了)
南门口有两条街,有很多好吃的,吃饭这方面确实是差不了,校内也有好多个食堂,只要挑对了,味道也不错的。

开学典礼的牌面还是有的,校长汪劲松还有几个院士、各学院院长都在的,学生代表是北大医学部来华西读临床的。学校发的红色文化衫也很好看(手动狗头)。

这几天经人推荐在看此剧,让人惊叹,2007 年的历史剧,至今 18 年了似乎很少有其他与明朝有关的电视剧或者电影能够望其项背,因为本身对明朝历史比较了解也比较关注,所以很多与明朝历史相关的电视剧和书籍等我都看过,比如什么万历十五年、显微镜下的大明、明朝那些事儿、大明风华、山河月明等等,后二者与大明王朝 1566 完全不在一个水平。这个剧无论演员、配乐、服装等等都几乎天衣无缝,让我感觉就像身处嘉靖年代。处处有伏笔,对人物的刻画也极其的深刻,海瑞的直言、徐阶的隐忍、胡宗宪的忠诚、严世蕃的跋扈,每一笔都恰到好处,也从另一个方面描绘了严嵩这个“明朝第一奸臣”,严嵩之所以能贪能奸,最终原因在嘉靖。而严嵩这个二十年的首辅跟徐阶说话总是心平气和,像是长者一样,后来的万历第一首辅张居正居然也打算通过牺牲浙江百姓来扳倒严党,这些故事一次次颠覆了这些人在我眼里的形象,同时也让我更加深刻的认识到,好坏实在是很难完全判定的。张居正固然是伟大的,但是伟大的背后也埋葬着被他杀掉的政敌、被他牺牲的无辜人。
斗倒了严党,痛骂了嘉靖,海瑞还被关在大牢里,清流领袖的家人就已经:‘和严嵩严世蕃没有两样’了,仿佛一切都是注定的,从本剧开始到本剧结束,这一切的轮回昭示着:在那样一个社会里,找出路是找不到的。嘉靖的法子不行,徐阶的法子不行,张居正的法子不行,有海瑞也不行,只要有官僚阶级,就会有圈地、贪污。
家里今年的葡萄结的还不错,只是下雨导致很多都坏了。

望江校区还是有点太大了,虽然啥都有很方便,但是两条腿是遭了罪了,所以买了辆代步的自行车,日后如果有时间还可以去骑行一下子。

宿舍楼下有两只小猫经常可以看到,一点也不怕人,很干净也很可爱,估计我还得叫声学长。

实验室工位越来越像程序员的了。分配给我的主机配置有点低,只能刷成 ArchLinux 提高下使用率了,也是变相实现了我想用 Arch 的想法?
